為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提高車輛通行效率,進一步提升城市交通智能化建設水平,近期,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針對市民反應比較集中的城市主干道部分路口交通信號配時不合理的實際情況,組織專人對早晚高峰時段、平峰時段、夜間時段車流量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經過綜合分析和周密論證,決定全面啟動中央大街、解放路、市府路、科技路等重點街路交通信號“綠波帶”智能化改造,以實際行動推進“保增長、保民生、促穩定”嚴打整治專項行動深入開展。
經過業務部門夜以繼日的緊張工作,目前,市府路、科技路信號調控工作已經完成,信號系統正在試運行。中央大街、解放路配時方案正在研究設計中,從目前反映情況來看,成效顯著。
經實地測試,市府路(成都街—云飛南街段)路程為2.5公里,設置“綠波帶”前,按車速每小時40公里計算,大約需要9分鐘時間。設置“綠波帶”后,從成都街路口由西向東方向,以每小時45公里速度行駛,整個行程僅需用4分鐘;科技路(昆明街至云飛南街段)全程2公里,共計5個路口,從科技路昆明街路口出發,以每小時40公里速度行駛,在福州街、武漢街、中央大街、云飛南街五個路口可不用停車順利通過;從云飛街起步,以每小時40公里速度行駛,中央大街、武漢街、福州街、昆明街五個路口可不用停車順利通過;科技路實行雙向“綠波”效果。在這些街路,即使中途因為突發狀況沒有通過其中一個路口,等待一個周期的時間后,可順利通過剩余綠波帶路口。此方案中具體施行的配時方案、相位數量控制、相位差以及每個相位的綠信比,均基于車輛反復測試與現場收集的實際流量資料觀察分析、計算與小浮動調整最終確定下來的,可以對路口70%以上的車輛做到良好控制,并且排除干擾后形成綠波帶的概率在50%-70%之間,有效地提高了車輛通行效率,符合預期效果。
交通信號智能化協調控制工作開展之初,由于各個路口的信號都是單點、單路口設置的,各路口信號燈互不聯通、缺乏協調,導致整條道路車輛停車次數增加,通行速度減緩,通行效率降低。為此,交警支隊一方面對市區主要路口的信號控制系統進行智能化改造,另一方面與北京交通科技專業公司進行合作,通過“綠波帶”的協調控制減少車輛的行程延誤時間。由于考慮到道路上實際情況和交通流向等原因,目前只對市府路、科技路兩條主要道路的部分路段進行了“綠波帶”調控。數據顯示,啟動“綠波帶”后,平峰時段車輛平均提速約20%,減少停車次數在2次以上,提高道路通行能力20%以上。即使在早晚高峰時段,實行“綠波帶”調控路段也會大大減少車輛等紅燈次數,從而能有效地提高車輛通過率。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