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遠程定責線上報案
交管和保監部門已推廣小事故快速處理機制多年,但在實際生活中仍存在該快不快的問題。發生交通事故后,很多人擔心影響理賠因此不愿自行撤離現場,或者一定要等交警來定責,導致擁堵影響后車通行。
“事故e處理”手機APP應用程序和2007年開始實施的機動車交通事故快速處理機制適用范圍一樣。適用于在北京市道路上發生的機動車之間、僅造成車物損失或人員輕微傷,且車輛能夠移動的交通事故,事故任一方當事人可按照“事故e處理”APP應用程序的提示,拍攝各方事故當事人的駕駛證、行駛證照片以及事故現場照片,包括標志標線、接觸點、車牌號等,并上傳至后臺審核即可,上傳成功后將事故車輛撤離至路側。
交管部門介紹,事故當事人拍照上傳后相當于證據固定在了權威平臺,照片上傳后即可挪車,雙方可在路邊自行協商定責,如果協商成功,可通過手機填寫電子《協議書》,直接進入理賠環節;責任不清楚的,可由快清快處平臺專席人員遠程指導定責并填寫電子《協議書》后理賠。
同時,手機APP應用程序中還包括當事人自助向保險公司線上報案、定損等多個環節,能夠實現交通事故處理和保險理賠直接對接。通過該軟件,事故信息和報案信息還一并推送到保險系統,比撥打保險公司電話更方便,理賠更加簡化。目前,保險行業正在探索進行在線定損和在線支付,簡易案件全部實現在線處理,方便駕駛員理賠。
簡版軟件可現場快速下載
自5月13日起,交通事故快速處理手機APP應用程序在海淀中關村地區、昌平沙河地區試點運行,每天早7時至晚7時可用。截至7月6日17時,APP程序公眾瀏覽及關注累計達25531人次,安裝注冊累計6973人次,使用APP處理交通事故172起。
中關村交通大隊隊長向勁松介紹,在試用過程中發現了一些非常典型的問題。一是很多司機并不知曉有這樣一款軟件,普及率有待提高;二是試用版軟件比較大,受網速影響,司機在事故現場下載很耽誤時間。“如果已經提前安裝好軟件,發生事故后只需3到5分鐘就能處理完畢。”向勁松說,如果事故發生在夜間,確實很考驗拍攝技巧和手機拍攝的質量,這些細節都會給軟件的應用帶來一定影響。
試運行期間,市交管局、北京保監局等多部門對APP1.0版本進行了多次“對抗性測試”,即模擬事故當事人,對系統體驗模式和流程進行大量反復測試。基于系統試運行情況及各方反饋意見,交管部門會同北京保監局財險處及北京保險行業協會進行了反復研究和全面優化,APP2.0版本將力爭在8月份推出,并可在全市范圍使用。
新版本設計了簡易、標準兩款,如果司機在現場下載,簡易版僅有1兆大小,極大加快了下載安裝速度。針對拍照取證環節存在的問題,軟件除引導當事人如何拍照之外,還允許當事人以自己認為合適的角度任意拍照取證,所有照片都將在系統后臺予以保存,以備后期隨時調閱。
對向拍攝覆蓋360度全景
昨天上午,中關村大隊交警現場模擬了一起車輛剮蹭事故,演示了手機定責等操作過程。記者發現,測試款軟件設計了拍照角度模板,并有明確文字提示指導當事人如何拍照,依照提示操作即可。
中關村交通大隊APP事故組專職民警楊曉濤介紹,拍照取證時,最關鍵的是對向拍攝兩張能覆蓋360度的照片,比如從車輛側前方及側后方拍攝的含車牌、道路標線的全景照片。同時,還要拍攝車輛碰撞部位照片,拍攝雙方車輛碰撞部位的特寫照片,拍攝雙方車輛的行駛證、當事人駕駛證。
所有照片上傳后,系統會提示后方平臺正在查驗是否清晰。審核通過后,手機會收到“照片審核通過”及“挪車”提示,并提示司機,拍照后不挪車造成交通擁堵的,交管部門將由現場民警或由監控設備非現場記錄后處罰。
目前,“事故e處理”APP應用程序可在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北京保監局官方網站、北京保險行業協會網站以及“北京交警”微博、微信、騰訊開放平臺、91助手、安卓市場、安卓商店、小米應用商店等進行下載、安裝使用。此外,通過撥打122報警電話,可以要求坐席人員向手機推送應用程序鏈接。下一步,該APP還將在蘋果應用程序商店上架。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