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柳州市遍布街道馬路的“天眼”的背后,有一個龐大的信息樞紐——柳州市公安局交通監控指揮中心。想要確保龍城市區每天道路暢通,監控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在屏幕前得時刻保持清醒,并熟練運用先進設備。
在柳州市遍布街道馬路的“天眼”的背后,有一個龐大的信息樞紐——柳州市公安局交通監控指揮中心。想要確保龍城市區每天道路暢通,監控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在屏幕前得時刻保持清醒,并熟練運用先進設備。作為監控指揮中心的一員,龍海勇可是數一數二的“高手”。
盯住車流保暢通
早上7時出門,趕在早高峰前到崗,龍海勇是一名繁忙的民警。實時監控早晚高峰路況,保證道路暢通,是龍海勇主要的工作之一。
隨著車輛迅猛增長,市區道路擁堵點越來越多,各座大橋、主要路口及路段,都在龍海勇的監控范圍內。通過高空高清攝像頭、道路上的“天眼”,龍海勇和同事們在監控中心數十臺屏幕上,一旦發現路面出現擁堵或異常情況,便立即通知路面民警及時處理。通過高空高清攝像頭,監控指揮中心對各路段早高峰的車流了如指掌。例如,每天由市區往柳東方向的車流,呈現出“潮汐”特點:早上出城多,晚上回城忙。每天早上,龍海勇會把這一路的信號燈,調成單向綠波帶,讓車流通行更快更順暢。
“身兼數職”責任重
早高峰過了,龍海勇又變身為一名熱線的接線員。柳州交警支隊支隊長熱線設在監控指揮中心,他要接聽和處理市民的各種來電,不少是涉及信號燈通行時長的問題。
“和以前相比,現在調整信號燈時長簡單多了。”龍海勇說,以前有人反映信號燈時長有問題,民警得和技術人員一起到現場看情況,在現場調整。這樣不僅耗時長,且要反復多次調試,增加了工作量。如今,通過“天眼”監控現場,一有問題,打開電腦動動手,就能調好了。
除了上述工作,監控指揮中心也是指揮處警大隊,還承擔尋找案件蛛絲馬跡的功能,并與轄區大隊配合開展工作。前幾天,一輛高頂篷凌晨撞毀七拼隔離欄后逃逸,龍海勇在3個小時里,一頭埋進監控視頻里,一幀一幀比對分析,從海量視頻中揪出了肇事車。在去年8.20致人死亡逃逸碎車案中,也是龍海勇從監控視頻中,為案件偵破尋找到了突破口。
每天早中晚高峰,龍海勇又成為柳州交通廣播電臺、廣西交通廣播聽眾熟悉的“馬小龍”,通過電波向駕駛人發布實時路況,以一口親切的“柳普”引路,告訴司機哪些路段好走,哪些路段擁堵。
優化系統提效率
交警監控指揮中心雖然實現了“智能化”,但系統許多功能還得依靠民警實戰經驗來完善,這些從實驗室里出來的產品“改造”后,才能更好地服務柳州交通。
在這方面,龍海勇自監控指揮中心創建后,就經常加班,不斷鉆研,把整套智能系統摸個透,并與技術人員不斷溝通,把一些切實可行的想法,轉變為更便捷的操作,如查緝布控系統經調整后,能夠更迅速有效地辨別出違法車輛等。
在領導和同事眼里,龍海勇不僅在視頻分析、情報研判方面成績顯著,在交通監控指揮、信號燈遠程控制、嫌疑車輛查緝布控、交通安全宣傳等方面,也是業務能手。兩年多來,龍海勇為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提供有效線索93條,協助刑偵部門偵破案件16起,幫助群眾找回遺落在車輛上的物品12次。(岑琴 莫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