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起,惠州市交警部門按照“新交規”扣分規定,對“電子警察”(視頻抓拍設備)記錄的交通違法駕駛人實施扣分。扣分是否有利于減少市區交通違法行為?日前,記者走訪市智能交通管理指揮中心獲悉,扣分對減少市區交通違法行為確實有明顯效果,但“電子警察”平均每天還是能抓拍到100多宗交通違法行為。
“天眼”能夠進行遠近前后拍攝
市智能交通管理指揮中心位于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大院內。在這里,工作人員能通過交通監控的實時畫面將市區道路交通情況盡收眼底。一旦一些路口發生交通擁堵,現場指揮人員便能第一時間指揮交警前往疏導。
在這里,還專門有工作人員24小時監控道路交通違法行為。記者看到,工作人員只需動動擺放在桌上的搖桿,便可讓遠在市區各路口的“天眼”能遠能近、能前能后地進行拍攝。
記者在6月19日16時24分拍攝的畫面上清晰地看到,市區鵝嶺北路市中心人民醫院至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江南大隊路段,中間很長一段是雙黃線,然而一分鐘內,竟有一輛出租車和一輛藍色小轎車先后壓過雙黃線,在路中央違法掉頭。
“咔”,工作人員輕易將兩車違法行為捕捉定格成照片。通過放大照片,兩車車牌一目了然。
“我們隨后會將這些違法行為統一上傳系統,之后違法車輛駕駛員該罰款的罰款,該扣分的扣分。”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
市區各路口交通違法行為明顯減少
畫面繼續在鵝嶺北路市中心人民醫院路口、麥地路消防支隊路口、下埔惠沙堤一路、西堤路、北二街、北三街、北四街、北五街等路口和路段間轉換。每轉換一次,總有機動車或行人因交通違法被定格。工作人員表示,這幾個路口或路段是市區交通違法行為發生最多的地方。違法行為主要是“違反禁止標線”或“違反禁止標志”行駛以及亂停亂放。
不過,工作人員透露,由于本月起交警部門對“電子警察”記錄的交通違法駕駛人實施扣分,市區各路口交通違法行為明顯減少。
“今年四五月份的時候,我們平均每天在市區可以抓拍到300宗左右的交通違法行為,但這個月基本維持在100多宗,也就是說至少減少了一半。”該工作人員說。
記者從監控畫面中看到,過去是機動車違法掉頭集中地的麥地路消防支隊路口,當天17時許(下班高峰期),記者觀察10多分鐘,只有一輛小汽車和1輛摩托車在此違法掉頭,比以往明顯減少。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