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交巡警支隊在讀者來信和網友票選的基礎上,評選出十大交通陋習。其中,非機動車騎乘快車道排在十大陋習之首。市交巡警支隊秩序科相關負責人對此進行了詳細解讀。
■權威解讀
陋習1:
非機動車騎乘快車道
危害程度:增加交通沖突點,影響機動車正常通行,易引發交通事故。
處罰信息:處50元罰款。
陋習2:
夜間會車使用遠光燈
危害程度:長時間使用遠光燈會刺激對方駕駛人的眼睛,可能造成對方的操作失誤而發生車禍。
處罰信息:處100元罰款、計1分。
陋習3:
非機動車闖紅燈
危害程度:違反交通規則,影響交通秩序,嚴重威協生命安全。
處罰信息:處50元罰款。
陋習4:
開車打手機
危害程度:會分散注意力,使駕駛人大腦的反應速度變慢,開車打手機發生車禍的風險比正常駕駛時要高4倍以上。
處罰信息:處50元罰款、計2分。
陋習5:
行人攀爬交通護欄
危害程度:當行人跨越隔離設施過街時,在隔離的車道內會與機動車出現沖突而釀發事故,同時也會造成駕駛人緊急剎車導致車輛碰撞、刮擦事故發生,造成交通混亂、擁堵。
處罰信息:處20元罰款。
陋習6:
開車隨意變更車道
危害程度:影響正常行駛的機動車通行,極易因防礙所變更車道內正常行駛車輛而造成交通擁堵、剎車不及釀發交通事故。
處罰信息:處50元罰款。
陋習7:
行駛中亂鳴喇叭
危害程度:增加城市噪音污染,不僅損害人的聽覺,而且對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以及視覺、智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處罰信息:處50元罰款。
陋習8:
行人橫穿道路闖人行橫道信號燈
危害程度:妨礙交通,影響車輛正常行駛,易引發交通事故,危害他人及自身安全。
處罰信息:處20元罰款。
陋習9:
開車不系安全帶
危害程度:遇有緊急剎車等情況,得不到安全帶防護,駕、乘人員易被拋出車外;還不能對抗撞車時的減速度,使駕、乘人員與方向盤、儀表板、檔風玻璃等物品發生2次撞擊。
處罰信息:在城市一般道路或者國省道上處50元罰款。如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處50元罰款、計2分。
陋習10:
違法停放車輛
危害程度:影響市容市貌,不利于城市道路交通的暢通及行車安全,易引發交通擁堵。
處罰信息:處50元罰款。
■監控直擊
街頭十大陋習隨處可見
在交巡警支隊交通監控大廳內,市區各主要路口實時路口信息在電腦屏幕上顯現著,每位交通參與者可能發生的交通違法行為,均被“現場直播”,并迅速被值班人員整理記錄存入相關數據庫。
對照剛剛評出的十大交通陋習,從監控屏幕上可以看出,攀爬護欄、隨意變道、電動車在快車道上行駛等行為,在各個路口隨處可見。
在藍天路口,一輛機動車的駕駛人在路口等紅燈,監控拉近后發現其并未按規定系上安全帶。這也是在記者目擊時間內,抓拍到的唯一一個不系安全帶的駕駛員。據介紹,作為十大陋習之一,自從市區高清監控抓拍此交通違法行為后,該現象明顯減少了。
除了機動車存在的交通陋習之外,行人在交通監控下的違法行為也被完全拍攝下來。
在立達路口,一位年輕男子站立在護欄外側,正準備翻越到馬路對面。畫面顯示,機動車道上車來車往,該年輕人處于馬路中央,十分危險。同樣,那些將電動車或者自行車騎行到機動車道上的市民,也是險象環生。
市交巡警支隊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大交通陋習評選出來之后,將會安排系列的整治活動,以引起市民關注,盡最大可能消除掉這些陋習。
記者白雪 通訊員徐交宣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