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一些觸摸屏技術在最初應用于汽車時不被看好,但是今天,當你坐進任何一輛新款汽車,都能明顯感到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在功能性和可靠性方面的巨大提升。看看采用英特爾®技術的寶馬ConnectedDrive*和英菲尼迪InTouch*系統,你就會明白,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已經與我們的數字生活密不可分,而它也確實讓行車體驗更加個性化了。事實上,諸如此類的系統和體驗已經成為影響消費者購車的關鍵因素,汽車制造商也把更高質量、更加互聯的計算體驗放在了首位。
物聯網
傳統的互聯網依賴于人類提供信息。現在,隨著大數據日漸風靡,一個全新的時代已經來臨——無需人類的干預,機器即可自主通信、收集數據。我們的汽車不僅能夠“接收”信息,未來還能“輸出”有關主人駕駛習慣和出行偏好的信息。汽車將成為互聯系統的一部分,和我們分享有助于改善駕駛體驗的信息。最終,我們的汽車將能通過周圍環境獲取最新信息。不過,要實現這一目標,還有兩大問題需要解決:數據傳輸的安全性,以及讓駕駛者能對何時共享何種信息做出選擇的功能。
通過汽車發出的信息,汽車制造商能夠了解消費者如何使用汽車,在此基礎上設計新產品,改進用戶體驗。在為汽車開發駕駛員輔助及其他自動功能時,來自用戶的反饋勝于一切。
這些都將徹底改變車內體驗。消費者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愛車運行狀況,使用各項安全功能。
安全功能
行車安全總是第一位的。隨著高級安全功能進入聯網汽車,安全性正在取得顯著進步。我們將看到越來越先進的儀表板和圖形用戶界面,通過駕駛員前方的顯示器和移動式增強現實應用,在出行路上提供及時、貼心的幫助,讓駕駛者專注駕駛,而無需為其他事情分心。
現在,有些汽車可以自動提醒輪胎壓力不足,但是我們怎樣才能知道輪胎是否需要替換呢?我們可以讓車載導航系統同時監測輪胎行駛里程,在需要更換之前預先發出提醒信息。
在未來的無人駕駛世界中,足夠的智能可以幫助汽車分析海量數據,自主采取正確的行動。這些進步無不令人興奮。汽車加入聯網世界僅僅是第一步,在未來十年,技術發展將為我們帶來越來越先進的自主行駛功能。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