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介紹,“轱轆”是一個像手機一樣的移動終端,把它連接在汽車的OBD接口(通常在方向盤下方),即可以獲取的汽車的各項即時數據,配合手機APP下載,可以方便車主了解各項情況。
進入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互聯網”早已經成為我們智能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此延伸而來的“物聯網”也正在領跑新技術領域,而“車聯網”作為“物聯網”的一部分,已經成為智能城市的一個標志。
“車聯網”是通過移動互聯網,進行汽車的信息收集與共享,通過信息的處理,實現車與路、車與車主、車主與車主、車主與第三方服務商的溝通,實現車輛與網絡互通的移動通信系統,實現真正的智能、安全駕駛。
車聯網飛速發展,由此應運而生的汽車軟件也層出不窮。例如近來比較流行的,可通過手機APP以及軟件連接汽車OBD口獲取數據的騰訊路寶、智能駕駛助手“卡曼”,還有元征科技的產品“GOLO”。以大眾的需求角度來考慮,安全和維修恐怕是車主們最實際的問題。
OBD技術的“轱轆”
“GOLO”寓意來源詞語“轱轆”,也就是輪胎。2014年2月22日,GOLO第三代面世,僅僅5個月過去,7月22日,GOLO已經推出第四代產品,然而,“轱轆”的知名度卻遲遲沒有達到預期。這其中是什么原因呢?
據介紹,“轱轆”是一個像手機一樣的移動終端,把它連接在汽車的OBD接口(通常在方向盤下方),即可以獲取的汽車的各項即時數據,配合手機APP下載,可以方便車主了解各項情況。
中國經濟網深圳經濟頻道通過查看產品相關介紹了解到:“GOLO4”的服務包括:汽車遠程診斷、汽車自助體檢、一鍵清碼、故障提醒、駕駛行為、行車記錄、里程保養提醒、保險到期提醒、救援服務、即時通訊、地圖服務、車載WiFi熱點、社交分享等等方面。用戶插上“轱轆”接頭,可以通過APP實時查看汽車的情況,檢查車輛故障和開啟各種行車提醒,還可以通過云端與4S店的技師在線溝通咨詢。
粗略一看,并沒有看出“轱轆”的亮點在哪里,在大眾4S店,中國經濟網深圳經濟頻道與試車的劉和先生交談,問起“轱轆”,車主的答案是“不知道具體是做什么的,不太明白”。
那么,我們來細問一下“轱轆”的各項功能吧。
第一問:汽車自助體檢是否專業
電腦、手機上安裝的“360安全衛士”大家都熟知,經常對電腦做個體檢,全面了解運行情況尤為重要。對于有車一族而言,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無法預見的故障和無法判斷的危險駕駛都是行車中的安全隱患?;蛟S“轱轆”就是想打造車輛的“安全衛士”功能,通過APP連接檢驗點火、車速、電腦控制系統等方面看到車輛檢測報告。
不過,時下做汽車體檢類似功能的軟件很多,從市場上已經推出的類似的軟件來看,“車況檢測”是一個基本必備功能。因此,單看這類檢測,似乎車主們并沒有一定要用“轱轆”的理由。而且有一些私家車主反映完整的體檢報告結果過于專業,對于一般的有車一族有點不太實用。
第二問:汽車遠程診斷維修是否有優勢
很多人不知道,開發“轱轆”的元征科技有限公司是從事汽車電子診斷、檢測等產品的“元老級”企業,大量汽修廠、4S店及職業院校都在使用它所研發的各種汽車診斷及維修的產品。近兩年它才開始研發面向大眾、個人用戶產品,“轱轆”因此而誕生。產品研發初衷是想利用車輛自帶的OBD插口,讀取發動機,溫度,車速,進氣量等數據之后,再回傳給手機APP反饋數據。特別是在車輛出現故障時,可以把相關數據傳回專業的車輛技師處,幫助車主遠程診斷和決定是否維修和進行道路救援。這應該是“轱轆”一個最具有優勢的賣點。
不過,有些車主則認為,倘若車輛在道路上出現問題,保險公司與一些4S店也會合作提供道路救援和電話指導,距離近的話也可以及時提供技師出車到現場維修。距離遠的話,也不得不使用保險公司提供的免費救援。對于車主而言,如何了解到“轱轆”在汽車遠程診斷方面的優勢,認可其優勢并應用到日常駕駛生活中,才是最重要的。
深圳王子快車快修連鎖品牌總經理王俊峰對中國經濟網深圳經濟頻道表示,非常歡迎類似終端APP帶來的客戶,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客源非常有限。
第三問:故障提醒是否多余
在車輛行駛過程中,“轱轆”可以讀取一些數據提供實時車輛細節監控。例如車門、車窗、車燈、后備箱未關,異常震動等諸多細節,這些問題正是許多司機們經常遇到的。例如,當系統檢測到車主沒關車窗就熄火離開之后,就會通過APP給車主推送一條消息,提醒車主車窗沒關。
針對此,汽車后市場行業分析師宋華安認為,雖然這些小細節造成的問題十分常見,但車門、車窗、車燈、后備箱等異常,很多車輛自身就具有這些提醒功能,例如車門沒關,安全帶沒系等等問題,儀表盤都會有相應顯示和警報提醒,車門、車窗沒鎖也會有離車自動鎖功能,所以對于車主來講,通過手機來查看這些細節提醒雖然顯得很有用,但卻不是必要的功能。
第四問:地圖服務是否方便
GPS地圖服務應該是廣大車主們最常用的功能了,近年來各種汽車GPS導航產品層出不窮,無論是車輛自帶,還是后期加裝,足以顯示出其廣大的需求量。據了解,目前搶占市場的谷歌地圖、百度地圖、高德地圖、騰訊地圖都擁有一定用戶量及其便捷的優勢,而車載的道道通、路路通等也是老車主們熱衷的產品。如果說車主現在最需要的,那無疑是地圖的精準性以及能提供道路最優路線、提醒周邊事故及堵車路段的產品,達到節省時間,使交通暢通的目的。
目前行業內幾家地圖較為專業的公司已經推出了可提供相關服務的產品,包括“卡曼”地圖導航服務可以一鍵查找附近銀行、餐廳等信息,還可以自動記錄停車位置。而“轱轆”在地圖方面并沒有特別的優勢,方不方便,看來還需要大家去挖掘。
第五問:防盜電子圍欄是否新穎
“轱轆”提供了防盜功能,其中的“電子圍欄”功能應該是優越于傳統防盜報警功能的優點,應用于車輛防盜。例如把地圖劃定區域為深圳市福田區,那么當車輛駛出限定區域時,將會有提醒。
此外,“電子圍欄”功能是應用于私家車主用戶、公司公車用戶還是租車商家更好,是否有其他優勢,還有待考證。
第六問:行車記錄是否實用
“轱轆”的使用中可分析司機的駕駛行為,例如出發時間、到達時間、總里程、總行駛時間、平均車速、平均油耗、總油耗等,車輛的每段行駛里程、油耗以及行駛時間都有詳細反饋。作為“行車記錄”的功能,許多車主認為該功能比較實用。
不過,中國經濟網深圳經濟頻道了解到,同類的其他產品,除了具有以上功能以外,還有“駕駛打分”功能,對車主急剎車、急加速、急轉彎等不良行為予以提示,用來指導車主規范行車。還有的產品具有5秒鐘超速預警提醒功能,避免人在疲憊駕車或陌生環境行車時不經意的超速而導致罰款。
此外,一些同類OBD產品還集合了“行車記錄儀”的功能,在發生意外時候可以提供影像證據,不需要另外配“行車記錄儀”。
在以上諸多方面,我們無法了解“轱轆”是否有更明顯的實用性。
第七問:保養保險提醒是否為“雞肋”
“轱轆”具有汽車里程保養時間提醒,保險到期提醒的功能,車主王森(化名)說:“我認為這是一個‘雞肋’的功能。”
“快到里程保養時間時,汽車內部的提示燈就亮了。而保險其實都不需要刻意安排提醒,保險將要到期時候,保險公司就打來電話了。”車主李剛幽默地說。
而據其他車主反映,有些同類產品在這方面更為人性化一點,每個人的駕駛習慣和駕駛路段都是不同的,軟件可以從對駕駛員的駕駛操作習慣分析車主的記錄,據此為不通車主定制相應的汽車保養計劃,而非簡單的“5000公里一保養,10000公里一維修”。
第八問:社交平臺對接是否優秀?
社交軟件、社交分享也是大家都常用的功能,對此“轱轆”設計了朋友圈的功能,在圈子里還可以聯絡技師,可以認識新的朋友,可以隨時隨地分享自己的車況和跟車友一起探討。
不過,目前“轱轆”的用戶群還很有限,具體有多少“轱轆”車友、多少維修技師在使用還是未知數,而社交平臺用戶的多少直接決定了在遇到行駛問題時是否能得到及時的解決。目前已有的很多車友QQ群,車友微信圈的規模已經不小,大家在圈內分享許多即時車輛信息,更應用于提供給廣播電臺的交通狀況即時溝通欄目。
“卡曼”甚至在社交平臺方面嵌入了“旅行路書”功能,能夠隨時記錄每段行程,可通過文字、拍照等方式在QQ、微信、微博等平臺分享駕車出行的點點滴滴。
由此可見,目前“轱轆”的用戶量決定它的車友圈也在一定程度上會有局限。
第九問:車載WIFI是否穩定性良好
將移動數據上網卡插在汽車的USB接口或者點煙器轉換接口上,是以往私家車主們在車上使用無線網絡的慣用方式。而“轱轆”為了方便其應用數據傳送,以及便于社交平臺使用,其提供的車載WIFI就顯得很靠譜。相當于安一個無線WIFI發射器在車上,相對于其他同類產品使用藍牙傳輸數據,車載WIFI的復合功能會引起有車一族的共鳴。
不過,車內的WIFI一般較經常應用于GPS導航,以及周邊路況,而不是消耗昂貴的流量區去看電影、聽音樂。因此,WIFI的附加功能雖然有用,但置于奔跑的汽車中,其網絡速度、穩定性有待考證,在贈送的3G流量用完過后,其后續繼續使用網絡的費用也是車主需要考慮的問題。
第十問:市場推廣效果是否達到預期
龐大的車主市場,廣闊的車聯網平臺,商機是不言而喻的,但以“轱轆”的諸多功能,如何在市場上立足推廣,將優勢發揮到最大,才是其公司需要考慮的問題。
元征公司在“GOLO大會”上,將GOLO4定價為499元。在其網站上可以以10元的價格搶先預定,預定時間為期半個月,在其預定期限內的第13天,中國經濟網深圳經濟頻道看到其網頁預約量僅為28077人。而同類OBD產品騰訊路寶盒子在7月份的預約中,已經達到417428人。不同的是,騰訊路寶盒子還沒有公布價格。
據了解,3月份元征公司發布的GOLO3定價為399元,而7月份發布的GOLO4最主要添加了車載WIFI和聯通3個G,有效期為半年的流量。以產品較為專業實用的檢測維修功能,加之車載WIFI功能來看,車主們反映“轱轆”的定價未免有點偏高。并且,我們暫且不了解僅僅用數據網絡連接車輛OBD與手機APP進行數據傳輸通常需要耗費多少流量,3個G到底保守估算能用多長時間。但一旦贈送的流量用完,車主想繼續使用“轱轆”,就必然要持續買聯通3G數據流量,價格為100元/3G,這無形中有些誘導車主進入消費陷阱的意味。
從產品的即時溝通功能來看,用戶量越大,其平臺可分享的信息就越多。“轱轆”不足夠多的用戶也許正成為其發展瓶頸。數據顯示,從GOLO1到GOLO3,元征僅僅擁有大約萬名的用戶量。
作為上市公司,元征公司對新產品的投入與收益是否能成正比?雄厚技術背景之后是否能獲得理想的效益?究其原因,偏高的價格,不夠詳細的評測,不足夠的品牌美譽度,并非其產品不好,或許在市場推廣中,還沒有找到合適其迅速崛起的方式。(康宗強、黃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