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可以看到,標榜智能、安全、綠色、互聯的未來式汽車已模型初顯。本期7月《汽車電子特刊》,邀你共探技術新變革,剖析市場態勢,深挖優質技術文章,為工程師朋友增添助力。
其實開車有時候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司機們往往要保持較高的集中力,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長時間駕駛還會造成疲憊感。有鑒于此,技術的不斷革新帶動智能汽車、車聯網、電動汽車等概念先后興起,以期給人們帶來更優的駕駛體驗,增強行車安全,有效節省能源。
我們可以看到,標榜智能、安全、綠色、互聯的未來式汽車已模型初顯。本期7月《汽車電子特刊》,邀你共探技術新變革,剖析市場態勢,深挖優質技術文章,為工程師朋友增添助力。
未來式汽車,究竟多智能?
A-可感知
所謂的“可感知”,即把真實的世界轉換成數字世界,通過輸出結構化的數據,可以被人和智能設備所能理解。
我們不妨想象一下這樣的場景:當酷熱的夏日,車內溫度過高時,汽車會自動開啟空調降溫,這不就是智能汽車嗎?此外,還有行人監測、車道偏離、主動安全,以及未來的自動駕駛,均是汽車智能化的體現。而讓這一切變為現實的前提,是傳感器。
博世公司發言人FlorianBosch表示,MEMS傳感器的應用集中在主被動安全、動力總成和信息娛樂領域。壓力傳感器、加速計、角速度傳感器是MEMS傳感器在車輛上的主要應用。隨著技術不斷創新,博世已對不同功能的傳感器進行了集成,如SMI540就是將加速度傳感器和角速度傳感器集成到了一起,不僅可以用于ESP電子穩定程序,還可以用于氣囊ECU中,實現主被動安全的技術方案集成,幫助OEM客戶大幅度節省成本。未來,跟隨自動化駕駛的熱潮,汽車相關的周邊傳感器如車聯網傳感器也將獲得長足的發展。
就行車安全而言,ADI公司汽車電子行業中國區市場經理許智斌指出,在智能汽車時代,主動安全技術成為備受矚目的新興領域,側翻(rollover)與穩定性控制(ESC)是對當今主動安全系統的全新改進。這就需要MEMS加速度傳感器和角速度傳感器來感測車身姿態。“由于這樣的傳感器往往安裝在振動比較惡劣的位置,所以需要傳感器具有很高的振動沖擊抵御性。這是對MEMS傳感器的一個挑戰。”
B-可連接
車聯網,又可以稱之為connectedcar,是現在汽車行業內非常火熱的一個名詞。今年車聯網市場有望迎來爆發,“傳統”汽車制造商自不必說,蘋果、谷歌等科技巨頭也紛紛涉足,推動車聯網技術不斷提升。
不過,盡管概念很火,大多數人對于車聯網的理解,以及車聯網這個概念仍然不太了解。究竟什么是車聯網?誰也說不清楚。于是有了這么一篇比較直白的科普性文章:談談我眼中的車聯網。
C-人格化
CarPlay把Siri引入到汽車就是汽車人格化的一個開始。未來的汽車就是一個機器人,說到這里,你是不是眼前浮現出電影《汽車總動員》里面的場景呢?
有了Siri,汽車就有了一個新的大腦,取代了之前車機的地位。它不光能聽從你的命令,還能根據你說話的情緒播放相應風格的音樂,還能根據當前時間、當前位置揣測出用戶的需求給用戶做出他想要的生活服務推薦。
譬如開車的時候,到了飯點,Siri可以通過就近兒服務根據車主的喜好結合當時的心情在即將到達一家合乎自己的口味的餐館的時候告知車主:「前方有一家xxx餐館比較適合你,你是否在這里就餐?」這就免去了車主繁雜的搜索周邊餐館的過程。GoogleAuto也有類似的功能,在車主駛離公司的時候,GoogleNow會主動地告知用戶周邊有哪些新開的餐館或者推薦一些適合車主口味的餐館。
節能又環保,新能源汽車殺到!
習近平在兩會期間強調,汽車行業是市場很大、技術含量和管理精細化程度很高的行業,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中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發力度,認真研究市場,用好用活政策,開發適應各種需求的產品,使之成為一個強勁的增長點。
現階段,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迎來“前有大將,后有追兵”的新時代。除了時下火熱的寶馬i系和特斯拉ModelS之間逐漸步入正面競爭之外,奧迪、保時捷等國際巨頭也紛紛蓄勢待發,準備推出純電動SUV等多款車型與特斯拉一較高下。有汽車業內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真正做大,必須依賴一眾傳統汽車巨頭的共同努力。尤其隨著特斯拉日前宣布放開專利,或將加快新能源汽車市場迅速擴大的進程。
然而伴隨巨頭鏖戰時代的到來和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蓬勃擴張,隨之而來的安全隱患亦備受人們關注。去年,特斯拉電動車發生數次燃燒事故,其燃燒均和鋰電池相關。隨后今年2月,特斯拉電動車“又火了”:加拿大一輛特斯拉ModelS電動車在并未插電的情況下發生自燃…
最為重要的安全問題如何保障呢?究竟何謂電動車用電池測試?目前尚有哪些瓶頸?國內外電動車用電池標準存在哪些差異?
TüV南德意志集團大中華區電池產品部技術經理朱靜博士指出,電動車具有高效節能、低排放、零排放等優勢,備受各國關注,諸如美、德、日、中等國家政府均投入大量資金并出臺相關政策予以支持,大力推動電動車產業和電動車關鍵部件及技術的發展。但電動車市場化的發展不能僅僅依靠政府力量,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需借助這股有力的東風提高性能、確保安全、降低成本,加速撬動電動車市場。因此,通過電動車安全評測,特別是電動車用電池的安全評價,嚴密把關電動車質量具備十分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