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城市中心區道路停車場設置咪表,實行停車收費電子化,7年來卻因停車人的缺乏誠信而陷入難以推廣的境地。上海市交港局副局長周淮今天透露,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上海咪表使用中遭遇拒付或逃費的占到20%以上,相關部門不得不重新投入人工管理。
2005年以來,上海在黃浦、徐匯、靜安、長寧4個中心城區的36條道路停車場中,共設置232臺咪表,管理878個泊位。鑒于拒付或逃費現象嚴重,上海不得不退回到"人機共守"的管理方式,更多地推廣手持POS機收費,以進一步發揮電子收費系統的作用。
周淮表示,電子收費設施在準確計費、及時提供泊位信息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根據上海建設智慧城市規劃和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的要求,交通管理部門將進一步總結咪表推行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一方面積極改善咪表的應用環境,維持現有咪表正常運行,另一方面,進一步推廣手持POS機收費設備,使整個電子收費系統真正發揮作用。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