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校車安全校車生產準入規則
在征求意見稿發布近兩個月后,工信部上周公布,《專用校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將從2012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規則》明確指出,專用校車生產企業的生產資質有效期為三年,新標準與之前的初稿相比,《準入規則》的門檻大大降低。
據全程參與校車準入標準討論的車企人士透露,工信部“強調中國國情”,極力想平衡地方和中小企業的利益關系,是導致校車企業準入標準全面降低的主要因素。“到最后,工信部官員認為中國有其特殊國情,如果把中小客車企業和改裝廠限制死的話,對該地方經濟、就業等問題都會產生影響”,該人士透露。
達標企業不足一半:
《規則》明確,申請企業前三年的客車(含底盤)產銷量累計不低于3000輛,或者大中型客車(含底盤)產銷量累計不低于1000輛。較初稿5000輛的銷量門檻,這一規定明顯降低了市場準入條件。海格客車品牌管理部副部長吳忠勤表示,按照標準,國內符合要求的企業只有30-40家,目前,全國客車生產企業總共有100多家。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工信部設置準入門檻之后,那些獲得校車生產資質的企業更容易形成規模優勢,但準入門檻有所放寬,可能加劇校車市場的競爭。目前,國內具有生產客車資質的企業數量在98家左右,但前十家企業占據市場65%以上份額,其中廈門金龍、蘇州金龍和宇通客車等占據半壁江山。
同時工信部表示,將對專用校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實行動態監督管理。如果企業不能持續滿足以上條件,將被工信部暫停生產資質。
須無三年不良記錄:
《規則》要求,專用校車生產企業須三年無不良記錄,且企業應建立從關鍵零部件總成供應方至整車出廠的完整的產品標識和可追溯體系,建立整車產品信息及出廠檢測數據記錄和存儲系統,其中整車基本信息存檔期限為車輛的設計使用年限,產品的檢驗測試數據存檔期限不少于八年。
同時,專用校車生產企業應建立專門的校車產品開發部門或研發團隊,統一負責產品設計開發全過程的工作;應建立企業產品保修服務配件保障管理辦法,必要時聯合外購關鍵部件的供應商,共同提供產品的售后服務。
幾大準入要點被放棄:
“政府對校車企業,實施準入制度,我覺得本身是件好事,但幾輪討論下來,標準不斷降低,這讓我很失望”,在7月4日工信部官網公布《專用校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以下簡稱“《規則》”)之后,一位長期研究校車領域的專家頗為無奈地感慨道。
但據一位全程參與了校車準入標準討論的車企人士透露,在最初的討論中,車企應具備獨立的底盤開發能力、限定整車生產企業進行校車生產等條件,在剛剛公布的準入準則中則被完全放棄,校車車身必須經過陰極電泳處理等細節條件則被視為加分項而非必要項。“總地來說,就是準入標準降低了”,該車企人士稱。
讓這位車企人士感到喜憂參半的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之后,如今校車產品的安全細則和企業準入規則都已出爐,讓相關生產企業有法可依,但校車準入門檻降低之后,我們的校車安全還能得到保障嗎?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