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第三屆深圳國際智能交通與衛星導航位置服務展覽會(以下簡稱"大會")在深圳召開。今年展會達到歷屆之最,在參展企業規模和質量、專業觀眾人數、專家學者參與度、新品發布、同期活動等多項數量指標上均超越往屆,展會在技術成果轉化展示、項目合作、人才交流等板塊上也收獲了豐碩的成就,彰顯了深圳作為智能交通行業整合引領的領導力。國家相關部委局主管部門領導、22個省市區交通運輸、交警領導和代表、國內外行業組織負責人到會參觀指導。
大會由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指導,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深圳市智能交通行業協會聯合主辦,深圳市安博會展有限公司承辦。
智能交通集結深圳 彰顯平臺影響力
大會設展位600個,展覽面積達到15000平米,近300家國內外行業領先企業參展,吸引了中外智能交通和衛星導航位置服務領域的13000多名專業觀眾觀展參會。參展企業發布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達1000多項,上百名智能交通領域的求職者參加專場人才交流,23家政、產、學、研、用單位現場簽訂12項智能交通合作項目,三項行業頂尖的產品、技術、品牌評獎活動緊扣人心,創新型高校智能交通大賽趣味活潑,近90位專家學者發表主題演講。
本屆展覽會設置展覽、論壇、技術考察三大板塊,其中展覽部分分為城市智能交通、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高速公路信息化、智能公交、道路交通安全、交通信息服務、科技成果轉化、人才交流等八大展區,另外附設商務洽談區。參展企業覆蓋智能交通以及衛星導航位置服務領域的國內外多家知名企業,中興通訊、金溢、大華、盛世、警翼科技、埃特斯、希捷、青島海信、GoalSystems、博康、天地偉業、飛瑞斯、銳明視訊、法馬、海康、感知、展華、貝爾信、賽格導航、怡豐等企業參展。
論壇:
產學研用四方互動 引領ITS轉型升級
大會以簡樸但不失隆重的開幕式、一場全體大會、六場分論壇為主線,大會持續三天時間,在86位產學研三方代表發表的演講中圓滿落幕。
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城市智能交通論壇,邀請港奧臺和北上廣深七地專家學者圍繞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智能交通建設和運營模式發表主題演講,共同探討了當前整個中國的智能交通發展狀況和未來中國城市的智能交通發展之路。
兩岸四地智能交通企業對接交流會,邀請中華智慧型運輸系統協會創會會長張堂賢、澳門運輸及交通工程協會會長胡祖杰等出席會議,探討推動兩岸四地在智能交通領域的緊密合作,促進智能交通企業共建合作、共同發展。
第九屆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運營商大會以"應用北斗·光彩中國"為主題,分三場進行,每一場專設"專家大會演講"和"主題互動交流會"兩大部分。中國衛星導航協會、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清華大學等領導專家與企業界代表緊密互動,交流北斗衛星導航的應用和發展現狀。
在道路交通安全論壇中,學術界、產業界、政府主管部門等相關代表在技術上提出了新的想法和措施來保障交通安全。道路交通信息實時發布、提高分現場執法中的行政告知實效、通過"移動互聯"開啟公眾出行服務新平臺、開創排陣式交通控制技術,以及應對高速公路長下坡路段交通安全預警與應急處置,這些話題成為了本次道路交通安全論壇的探討熱點。
市長論壇及市長-企業家圓桌對話交流會,來自全國22個省市31個城市的市長、區長、縣長和400多位企業負責人參加會議,成為此次交流會的一大亮點,市長與企業家同坐一桌,共商智慧城市建設需求與創新。
第六屆中國智慧城市高峰論壇,以"產業升級模式創新,智能安防助力智慧城市建設"為主題,會議以高層面、高規格和權威性為目標,針對智慧城市建設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政府領導闡述智慧城市建設推進方略,知名專家從高處著眼智慧城市思維,知名企業從應用著手助力服務型政府變革。
技術革新:智能交通發展的源動力
技術革新是產業發展的源動力。在數場論壇中,智能交通領域談及最多的便是大數據、車聯網、北斗應用、綠色ITS.無論是在智能交通的頂層設計、技術創新、商業模式更新還是交通管理思維的轉化,這些關鍵技術都將對中國智能交通的中長期發展帶來深遠影響。
關鍵詞:大數據
利用大數據的分析處理技術,分析錯綜復雜的海量數據,對交通管理部門來說是未來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智能交通處處長文維在題為《基于云環境的城市綜合交通信息集成與服務應用》的演講中談到,智能交通必須解決三大核心任務:第一是綜合交通的數據采集,第二是綜合交通數據的集成與分析,第三是綜合交通大數據的應用與發布。可以看出,交通要實現智能,充分應用大數據思維是必由之路。大數據的精細化是一個趨勢,通過特定計算法,可以為乘客提供針對性強、精細化、個性化的出行服務。
交通領域的大數據和開放數據,對于保障交通安全和應急管理也同樣重要。通過對數據的融合分析,實現對公交線路的監控、調度、管理和應急處置,需要地區乃至全國建立統一的大平臺,融合各種交通媒介、交通主體終端的信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大數據、大整合、大決策和大智慧。
關鍵詞:車聯網
根據廣東翼卡車聯網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殷建紅的觀點,車聯網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模式:以前裝為主導的車聯網模式,比如安吉星、TIMA等代表企業;以后車廠服務為核心的車聯網模式,以翼卡為代表;在渠道內以4S店利益最大化的車聯網模式,如廣聯賽訊;完全以車和人為中心的車聯網模式,以手機APP為代表,如高德軟件、百度、騰訊路寶等,這正是當前中國車聯網發展的大致格局。
深圳市車聯網產業聯盟理事長張家同在題為《車聯網的現狀未來與挑戰》的演講中認為,車聯網現在沒有清晰的商業模式,服務內容比較單一。他認為,從市場來看,中國的車聯網還處在初級階段,但一些數據支撐了車聯網未來的樂觀前景。
根據相關預測,到2018年全球車聯網的市場大約能夠達到390億歐元,其中83%是來自于衛星通信,2018年大約有3000多萬輛汽車在通信的情況下可提供安全、娛樂等服務。而在未來,車聯網也將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汽車等發展中獲取空間,并在用戶體驗、精準營銷方面有自己的開拓方向。
關鍵詞:北斗應用
"2012年底,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向亞太大部分地區提供服務,并對外公布北斗系統空間信號接口,掀起了北斗應用熱。"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張榮久在致辭中認為,北斗導航為我國的衛星導航服務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成為我國相關產業發展的增速劑,用好北斗是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也是民族產業報效國家的歷史責任。北斗應用開始越來越廣泛,政府也在大力發展北斗應用,從北斗的單一市場表現來看,北斗現在正是一個快速增長的市場。
北斗在智能交通領域的應用廣泛而深入。首先,北斗衛星跟車聯網的結合,是一種天然結合體。車聯網首先需要一個位置信息,今后,車在中國的位置就是北斗提供的位置。其次,日常的交通運行也離不開北斗。北斗在交通事故救援、群眾出行服務、公安管理、各種運輸方式銜接上都將發揮重要作用。最后,在細分市場上,北斗應用也日益豐富,包括終端定位、汽車安全、營運管理、汽車制造與維護、駕駛培訓等。
關鍵詞:綠色ITS
交通運輸行業的節能減排是我國節能減排的三大重點領域之一,而智能交通的綠色化發展也將是今后智能交通的一大發展趨勢。綠色是促進國際合作的共同方向,也是重新制定游戲規則的新端口。大會熱議的生態智能駕駛、生態貨運和物流、生態交通管理和控制等,都將是智能交通領域在綠色發展上的努力。
圖片新聞:招賢納士
本著服務社會、服務行業、公益共贏的原則,大會期間還特地舉辦了智能交通行業人力資源交流活動。在幫助行業人才成就精英夢想的同時,也幫助行業企業招來"金鳳凰".(雷玉玲)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