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遠超人們想象的暴雨讓北京的交通問題集中暴露,其他城市也先后遭遇大考。路段積水、路面塌陷問題頻發,讓駕車充滿了突如其來的危險與挑戰。
大災之后人們反思,如果導航系統能提供實時路況信息,主動推薦安全的行駛路線,也許很多損失可以減少,很多悲劇可以避免。然而,從技術原理上講,傳統GPS地圖服務只能基于GPS定位進行導航,調用的信息也只是預先存儲的地圖數據和空間位置信息,顯然無法動態適應瞬息萬變的城市交通狀況。
現在,一種基于互聯網的創新思維和技術將巧妙地改變這種狀況,通過將網民的群體力量聚合在一起,人們擁有理想導航系統這一樸素愿望有望很快實現。據了解,百度技術部門目前正在研發稱為“協同導航”的新一代導航技術,根據最新路況自動推薦行車路線。這項技術將賦予導航系統足夠的“智慧”,而智慧本身正是來自車主們自動交互的各種數據。
公路上運行的每輛車本身都具有很多數據,比如車速、定位信息等等。在沒有技術手段介入之前,它們都是孤立數據。而如果將大量汽車的此類數據聚合在一起,進行數據挖掘,就有可能產生變革,而處理“大數據”正是百度的強項。百度負責該項目的科研人員向記者介紹說,“協同導航”系統將基于GPS遙感和3G通訊雙網覆蓋的模式開發,與百度云端服務實時連接。通過GPS定位和3G網絡傳輸,用戶的行車路線、車速信息會上傳至百度云端。強大的百度云對這些海量信息進行自動挖掘,分析是否存在道路擁堵或其他異常。比如一旦暴雨斷路,行駛到該段路段的汽車都移動十分緩慢,此時系統就會將分析出的結果推動給其他用戶,引導他們繞開擁堵路段,避免事態進一步惡化。
通過云端對用戶的行車路線進行數據挖掘,“協同導航”系統不僅會為用戶找出實際路況下的最優路線,也可以將最優路線推薦給其他有類似路線需求的用戶。如此一來,每個用戶上傳的信息經過云端處理,不僅滿足了自己的需求,也服務了其他駕車用戶,真正實現了協同互利。在發生緊急情況下,“協同導航”系統還能進意想不到的作用,向周圍的駕車用戶、急救中心求救,讓自己能在最短時間獲得救援。”
在“協同導航”系統中,百度領先的“推薦引擎”技術稱得上是“智慧內核”。這項先進技術基于足夠規模的用戶數據和技術積累,能夠準確感知、滿足用戶的需求。“協同導航”的百度云端數據挖掘,向用戶推送規劃推薦的信息,都是“推薦引擎”的拿手好戲。
百度創新性地選擇了融合互聯網群體智慧來解決交通難題,當越來越多駕車用戶使用百度“協同導航”,原本擁堵路段的車流有效分散,道路擁堵問題也將得到極大改善。植入“智慧基因”的城市交通有望因此進入良性循環。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