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汽車行業和法律專家們都表示,車載信息系統和導航等聯網裝置記錄的駕車數據目前缺乏管制和保護,數據泄露或肆意分享或有可能侵犯車主的個人隱私。
互聯汽車的興起使得車主每次開車都會在汽車系統中留下大量的駕駛數據,比如出現超速或不當剎車等操作時,即會被系統記錄。
美國政府近期出示的一份調研結果顯示,汽車制造商和零部件制造商們會彼此分享所收集到的數據,而這又是得到用戶的授權和允許。
車載系統的初始功效是收集數據,但數據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卻沒有受到法律的約束和保護。"汽車行業應該謹慎考慮適合收集和分享的數據類型,"科技調研公司GartnerInc的副總裁ThiloKoslowski告訴記者,"如果泄露了用戶隱私,那么車載系統和各類車載裝置給用戶帶來的價值就要大打折扣。"
這個問題或許短期內都得不到解決,因為目前少有法律限制數據的使用權限,而且尚沒有跡象政府會出臺相關法律保護汽車用戶的隱私。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