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正好是圣誕節,先同大家講句圣誕快樂。不知大家買了什么圣誕禮物給自己?今年我沒有以此為借口換機,因為把"子彈"都留在2014年,哪時候應該有不少東西令大家"清袋"。
在西方國家,圣誕及新年就等于中國人的農歷新年,在長假期之前,Apple新掌舵TimeCook就對Apple員工發了一封2013年備忘錄Email,當中回顧了2013年的成績,包含iPhone5s、iOS7、OSXMavericks,以至iPadAir和iPadminiretina,以及開始回到美國生產組裝的全新MacPro都有不錯的成績,還有在5年內AppStore的下載量已經突破500億次的黃金紀錄。其中更提及:"在2014年將會繼續向前,包含將有一些大計劃,我們認為用戶會相當喜愛。"這一句不禁叫人聯想到傳說之中的兩大法寶智能手表iWatch及智能電視AppleTV。
暫不討論AppleTV,相信不少人都期待iWatch可以有多突破,或多或少是因為Samsung的GalaxyGear不如預期,其功能已經一早出現,今次只不過是把多種功能集于一身。給我更大的感覺是更像強化版的手機配件,所以iWatch到底有多智能,相信對市場未來發展有莫大的影響。
不止美、韓大廠,Nokia在早前亦表示將于2014年下半年推出一款可變形的智能手表,手表采用5年前已發表并申請了專利的Morph可隨意彎曲變形的納米技術,同時它們亦在開發智能眼鏡,似乎手機、平板業務被微軟收購之后,還是"我心不死"。
其實對于大廠而言,出太過創新的產品的考慮還是比較多,一來產品必須要顧及效能及續航能力,同時又要保留一定的獨特個性,因此平臺不能太過開放,而且外形設計更容易被挑剔,加上龐大的廣告宣傳成本,所以為了不容有失的情況下左計右計,太多考慮自然不夠自如。還有一點值得留意,就是智能手表雖然都可以運行現時Apps,但還是開發成專用會比較好。相比之下,這亦是規模較細的品牌更有靈活的執行能力,更有機會超越大廠跑出。
就以近來大熱的Pebble,這個被譽為集資網站Kickstarter的其中一個最成功的計劃,表身造工還算扎實,只要經藍牙連接后,手機有來電、短信、社交網站通知、郵件、行事歷等通知,這雖然是一般功能,但表上采用電子紙作顯示,單是這點就能省電。同時廠方亦與不同品牌合作,最近就同Benz合作開發一個創新整合的應用程式DigitalDriveStyleapp,只要Pebble與車輛連接,就可以在手表上顯示汽車的油量、門鎖狀態、車輛位置等信息,之后更會加入交通路況的信息,同類型的功能相信在未來亦會套用在不同的產品之上。
其實,我覺得不少人都對智能手表的功能有過分幻想,想可以充當手機,甚至超越手機,但如果畫面又大功能又多的話,最后手表用不到一天,每天為充電而煩惱,這又會不會可以為你的生活帶來幫助呢?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