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創新2.45GHz射頻識別國際標準提案獲通過
2014-05-04 11:36:14 來源:國脈物聯網責任編輯: sunny
摘要:2014年4月14日,由我國提交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射頻識別(RFID)國際標準提案順利通過NP階段投票,獲得正式立項。
2014年4月14日,由我國提交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射頻識別(RFID)國際標準提案《AmendmenttoISO/IEC18000-4:Informationtechnology--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foritemmanagement--Part4:Parametersforairinterfacecommunicationsat2,45GHz》(ISO/IEC/JTC1/SC31N4193)順利通過NP階段投票,獲得正式立項。
ISO/IEC/JTC1/SC31現有32個P成員,在此次投票過程中,4個P成員未參與投票,17票贊成,其中包括中國、德國、荷蘭、英國、南非和馬來西亞在內的六個P成員將派專家參與到本提案項目,9票棄權,2票反對。根據ISO/IEC/JTC1關于國際標準提案NP階段的投票規定,本提案已順利通過NP階段投票,這標志著我國在射頻識別國際標準化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牽頭起草單位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在國家標準《信息技術射頻識別2.45GHz空中接口協議》(GB/T28925-2012)基礎上,經過大量技術研發和實驗驗證,積極協調各方意見,不斷進行修改完善,最終形成了該提案。提案主要規定了工作在2.45GHz頻段的有源RFID系統中讀寫器與標簽之間的空中接口通信協議及工作方法,具有標簽存儲容量大、通信距離遠、安全強度高等特點,并首創將RFID技術與傳感器技術相結合,可實現對被測物體的無線傳感器監測和定位功能,是物聯網標準體系的基礎類核心標準之一,在集裝箱管理、資產監控、人員監控、車輛及船舶識別等復雜的物聯網應用中具有廣泛應用前景。該標準的實施和推廣,對于我國射頻識別產業突破國外企業的專利壁壘,提升系統的自主可控性和安全性,提高企業競爭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中國國內企業已經開發出符合本提案技術參數的標簽和讀寫器等產品和系統,并在中國長江三角洲和京杭運河船只的精準識別、電子自動通關等領域得到了實際應用。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