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智能停車系統下月上線
用于1330多個道路停車位
手機可查空車位
還能支付停車費
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百姓享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便捷。昨日,記者了解到,威海市智能停車系統下月起上線,1330多個道路停車位將實現電子計時收費。
▲工作人員在介紹下月即將上線的智能停車管理系統
2電子計時更加精準
3月15日,在威海市新威路一處道路停車場,一輛商務面包車正在停車。與以往不同的是,收費員不再手持發(fā)票并記錄停車時間,而是手持一臺POS機,對著車前臉拍了張照片。
“拍完照片后上傳到智能停車管理系統,就不用我們計時了。”收費員說。
最近正在試運行的“威海市智能停車管理系統”,由威海市城市開發(fā)投資有限公司下屬的威海市安通停車服務有限公司開發(fā),主要包括地磁、無線網關和轉發(fā)器、平臺服務器、智能POS機、用戶手機等5個部分。
據介紹,在每個智能停車位的中央,都有一個圓形的地磁感應器,當車輛停靠時,它就會感應到,并將“有車停靠”的信息傳輸到后臺管理中心并開始計時。同樣,當車輛離開時,地磁感應器也會感應到,后臺管理中心便停止計時。
“每名收費員都會配備一臺手持POS機,當地磁感應器感應到有車駛入車位后,收費員會第一時間通過POS機采集停車區(qū)域內的車輛信息,并傳回后臺管理中心,后臺自動將信息進行匹配,系統就可以自動記錄停車時間、計算停車費用。”威海市安通停車服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這樣就可以避免人工計時產生的誤差。
在城投公司總部,記者看到,這里的智能停車管理系統綜合平臺正顯示著市區(qū)部分智能停車位的使用情況。大屏幕上,收費金額和停車次數每15秒鐘刷新一次,工作人員可以看到收費金額的實時變化情況。右下角的折線圖中,綠色代表出車次數,藍色代表進車次數,便于掌握使用頻率。通過地圖功能,工作人員可以查看停車場的分布及使用情況,當停車場無空余車位,系統顯示紅色;當停車場車位緊張,系統顯示黃色;當空閑車位較多,系統顯示綠色。
3手機APP可查找空余車位
“車主也可以通過手機APP查詢到各個停車點車位的空閑情況,導航前往停車。”工作人員介紹,系統上線后,市民可以通過手機APP查看空余車位,停車更加方便。
在收費方式上,“智慧停車”也比此前更加方便。車主可以下載“威海停車”手機APP,通過APP里的電子錢包支付,也可以綁定微信、支付寶來支付,待功能開發(fā)成熟,還可以綁定銀行卡進行支付。第二種方式是關注“威海停車”微信公眾號,之后的操作與APP基本相同。此外,車主也可通過收費員手持POS機掃描其微信、支付寶二維碼方式付費。當然,用戶仍然可以支付現金。
“微信公眾號支付、市民卡閃付功能支付、APP綁定銀行卡等支付功能還在開發(fā)中,很快便可以實現。”工作人員表示。
“智慧停車”的收費標準和此前相同,但收費更加規(guī)范。“在后臺,點開停車點后,我們可以看到停車場名稱、泊位數、收費時間以及在崗收費員等基本信息。不同顏色表示車輛的不同繳費狀態(tài),紅色車輛圖標代表的是欠費狀態(tài),綠色車輛圖標表示車輛正常繳費,藍色車輛圖標代表在免費時間段內,黃色車輛圖標代表收費員暫時未錄入車牌信息。”工作人員說,如果發(fā)生未繳費情況,后臺可以清楚追查到車輛信息。該公司還將探索和交警、信用等部門聯合,以進一步規(guī)范停車收費。
據了解,“威海市智能停車管理系統”總投資約800萬元,于2017年8月開工建設。項目共分三期,目前一期道路車場已經建設完成,聯網車位1330余個,二期計劃建設國有封閉車場12個,三期將聯網市區(qū)社會自有車場120余處。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fā)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fā)展以及業(yè)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yè)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yè)、機構、研究員、行業(yè)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