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出臺《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提出在全國率先打造完整地理信息產業鏈,建成一個國家級地理信息產業園,到2020年相關產業年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
事實上,不只是浙江,來自業內企業合眾思壯[14.201.43%股吧研報]的數據顯示,伴隨位置服務平臺的建設,全國80%以上的一二線城市均提出了明確的"智能城市發展規劃",總數量已超過了140個。
就在兩個月前,科技部發布了《導航與位置服務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劃》),指出"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在國際上已成為繼互聯網、移動通信之后,發展最快的新興信息產業之一。近年來持續保持50%以上的年增長勢頭,具有十分巨大的市場潛力。"
對于該行業的市場規模,國家測繪局去年底發布《測繪地理信息發展"十二五"總體規劃綱要》指出,到2020年,我國地理信息產業年產值望達萬億,其中衛星導航產業年產值將達4000億。
然而,業內專家、博通公司無線連接集團GPS業務組業務發展總監王堂興(JerryWang)指出,如果中國不能在關鍵技術領域加強突破的話,中國將再次錯失去這一龐大市場的產業鏈控制權。
蘋果、谷歌搶占位置服務市場"最后一公里"
"當前市場上比較大眾化的位置服務集中于室外定位,但是,位置服務最重要也是需求最多的應用的卻是室內定位。而室內定位,恰恰是位置服務市場最后的盲區,被稱為位置服務市場的'最后一公里'。"王堂興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舉例來說,當發生火災的時候,人們需要準確鎖定受災人所在的準確位置,但從GPS技術來看,在空曠地帶其定位精度可達10米~15米,在復雜城區和室內,GPS定位精度不僅大大降低,而且還需要一定的啟動時間。
"蜂窩通信基站定位技術雖然能提供較佳的覆蓋范圍,但是其定位精度存在較大誤差,一般在200米~1000米之間。這在不同區域還有很大的差別,在基站建設較為密集的大都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誤差大概有300米~500米左右,而在郊區或西部地區,機站密度降低,誤差可能就會達到幾千米甚至幾千千米。"王堂興說。
正緣于此,通過定位終端接收的Wi-Fi無線熱點所在地理位置來實現精確定位是目前解決室內定位最好的方法之一。王堂興告訴記者,"借助Wi-Fi數據庫,室內定位的誤差可以降到25米~50米,甚至更小。"
事實上,收集Wi-Fi數據最有效的方式是智能手機的數據回傳,現在智能手機的芯片大部分都具有了這一功能,鑒于蘋果手機和基于谷歌安卓平臺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蘋果和谷歌正成為全球Wi-Fi數據的最大集成者。
來自權威機構的數據顯示,目前蘋果手機及智能終端,加上基于谷歌安卓平臺的智能手機共占領了全球智能手機70%~90%的市場份額。
不過,蘋果和谷歌收集這些數據,卻并沒有將這些數據進行公開,甚至長期以來都是行業秘密,曾經就有美國消費者狀告蘋果"你為什么知道我的具體位置"。盡管如此,對于潛藏巨大的商業價值的Wi-Fi數據庫,雙方都在等待一個最佳的控盤時機。
位置服務市場起航中國難掌產業鏈控制權
更新時間:2012-9-4來源:Tranbbs.com作者:中國經營報[字體:縮小放大]
"因為基于Wi-Fi數據庫的準確定位,可以無限附加商業化的應用,在未來,谷歌和蘋果將有望成為無數商家的合作伙伴,其震撼將不亞于搜索給全球產業帶來的變革。"王堂興表示。
從事位置服務領域多年的合眾思壯董事長郭信平就表示,"基于位置服務平臺對資源和數據的整合,形成各種位置服務解決方案,政府將實現資源調度管理、移動現場指揮、重大事件快速響應決策、城市公共智慧服務;企業將實現對車輛、流動人員、貨物等資產與移動資產的智慧管理、指揮和調度;公眾將可以在出行、交友、購物、餐飲、家人關愛、財產和人身安全等多個方面獲益。"
中國著手布局核心技術有待突破
對于位置服務產業發展前景,科技部發布的《規劃》有非常明確的闡述。《規劃》指出,位置服務產業是帶動相關產業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對帶動農業、現代服務業、交通運輸業、電子制造業、移動通信業等多個產業升級改造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顯然,在全球經濟危機所導致的實體經濟發展不利中,中國企業的轉型升級早已不是一個空頭口號,而這也凸顯了位置服務產業的重要性所在。
但是,在位置服務領域,我們的核心技術卻有賴突破?!兑巹潯分赋?,目前我國導航與位置服務的核心技術尚不完備,制約了該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在定位方面,不能滿足室內外高精度、全覆蓋需求,在服務方面,不能滿足海量用戶智能化、個性化位置服務需求。
來自信息產業部的專家就曾表示,"如果不能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我們在這些產業鏈上將繼續受制于人。"
這些核心技術被概括為,精確定位,全息導航地圖,智能位置服務,其中制約核心技術突破的瓶頸技術則是以北斗為核心的多系統兼容互用,室內外協同同時精密定位等。
那么,對于這些瓶頸性技術,我們的問題又在哪里呢?業內專家告訴記者,"技術問題并不僅僅局限于技術本身,而是利益和政策上的問題。以北斗的多系統兼容為例,我國仍需給予更多的政策上的支持。當時,俄羅斯為了支持其GLONASS的商用,要求在俄羅斯境內銷售的GPS接收終端必須具備GLONASS功能,否則將征收非常高昂的稅收。目前,GPS在我國已得到廣泛商用,我國北斗卻還存在很大的差距,而要縮小差距,就更加需要相互兼容,尤其是與GPS兼容,在這方面,俄羅斯的案例值得借鑒。"
眼前利益驅動運營商乏力
要解決這一問題,運營商的參與就顯得格外重要。
中國聯通[3.800.53%股吧研報]研究院張園就指出,"LBS(基于位置的服務)產業鏈構成的移動位置服務是移動增值業務中最具吸引力的業務,同時也是產業鏈合作環節中最為復雜的業務之一。LBS業務產業鏈由移動運營商、系統設備提供商、終端廠商、GIS開發商、應用提供商、中間件提供商等多個環節組成。產業鏈的復雜性和技術多樣性,容易造成LBS業務的"木桶效應"非常明顯。在LBS產業合作中,運營商應當解決好各環節的合作模式和利益分配問題,確保產業各方在合作中獲得共贏。"
不過,對于涉及室內定位最為關鍵的Wi-Fi數據庫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和人力的投入,運營商愿不愿意干又是一個問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電信業人士就表示,"運營商目前熱衷于有關LBS的地圖應用,這是能夠在近期帶來顯而易見效益的項目,對于未來才能產生價值的Wi-Fi數據庫建設,如果沒有國家的強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