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形成基本齊全的物聯網產業體系,部分領域已形成一定市場規模,網絡通信相關技術和產業支持能力與國外差距相對較小,傳感器、RFID等感知端制造產業、高端軟件和集成服務與國外差距相對較大。儀器儀表、嵌入式系統、軟件與集成服務等產業雖已有較大規模,但真正與物聯網相關的設備和服務尚在起步。
如果說互聯網是把人與人聯系起來,那么車聯網就是加入了車,人可以跟車交流,車可以主動顯示關于它自己的信息。
國內,車聯網作為物聯網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已經通過國家專家組論證,預計投入2000個億,被國內學術界認為是第一個切實可行的物聯網系統,車聯網作為物聯網在道路交通行業的重要應用,也是物聯網應用做得比較好的行業之一。在國外,車聯網可能被成為InternetofVehicles,或VehicularNetwork。歐洲車聯網發展明顯快于北美,如幾個歐洲國家(荷蘭、瑞典、瑞士、德國)政府主持、車企參與的項目,如Telematics,和大學的文獻資料在網上出現率較高。美國可查到交通部ConnectedVehicle項目。
車聯網具有廣闊的行業細分需求,但各細分市場發展并不均衡,整體來看,中國車聯網產業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技術、標準、產品以及市場并不成熟。細分市場方面,校車、長途客車、槽罐車、公交車,物流車輛、醫療車輛,公務用車甚至私家車等將成為車聯網細分市場的重點領域,但由于不同的細分市場在車聯網政策傾向、技術與市場成熟度、市場需求等方面差別較大,車物聯網的細分市場發展差距很大。
研究顯示:“政策先行,技術主導,需求驅動”將成為中國車聯網產業發展的主要模式。
在物聯網中,比如你去超市買菜,蔬菜的“標簽”就會顯示出它的健康度、新鮮度。這個“標簽”可以是芯片或者傳感器,取代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普通紙質標簽。同樣,在車聯網中,裝載在車上的車載終端可以實時的獲取車輛信息,關于車輛的各種參數、健康狀況都能實時的讓車主通過某種形式了解到。
如何獲取、傳輸、利用、控制這些信息,上海辰漢電子以及許多在車聯網領域耕耘多年的研發設計企業提出了車聯網網關這個概念。車聯網網關的提出實現了數據業務與車聯網應用開發的脫離。
以下就以CARMAN為例—具有高智能化多功能的車載終端和車聯網網關合一的產品,來了解整個車聯網網關的一些設計思路和工作流程,以及功能運用。
CARMAN的設計思路是以現有的無線通信方式(TD-SCDMA/TD-LTE、WCDMA、CDMA2000(EVDO))為平臺,將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融合,為終端與企業應用,甚至政府應用提供統一接口。
CARMAN的系統架構圖如下:
CARMAN的網關架構圖如下: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