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交規”從1月1日實施以來,持續引發熱議。而汽車業內人士更敏銳地察覺到,新規則在促使駕駛習慣改變的同時,更可望為互聯網技術入侵汽車業,提供一個新的契機。
道理很簡單。開車時接打電話將被罰,而使用車載免提語音系統則不會違反新交規。這就將為車載免提語音系統產品帶來新商機。
這只是一個簡單的例子。近幾年來,將信息技術植入汽車,越來越成為汽車業的一個競爭焦點。在智能手機勃興之后,汽車將成為下一個應用廣泛的終端平臺。有汽車業內人士更向南方日報記者直言,“未來的汽車就是一個移動大手機。”
車載智能系統春天來了
新交規一實施,國內車載語音行業龍頭車音網董事長沈康麒就嗅到了其中的商機。他迅速做出了一個嘗試,在微博上發布消息稱:將贈送出3000套車載免提語音撥號系統。結果不到一天,他就收到了2700份申請,不得不將贈送數量追加到5000套。這個嘗試說明,隨著開車打電話面臨被罰,未來車主將越來越多使用車載語音系統,為這個行業打開了巨大的市場空間。“車載語音市場的春天,就這么來了。”一位業內觀察人士肯定地說。
現代起亞汽車集團則進行了另一項革新。該公司宣布,將在汽車上內置谷歌地圖、本地搜索等互聯網服務并將谷歌地圖作為車載導航系統。駕駛者可通過GoogleVoice搜索目的地或搜索內容。今年發布的2014款起亞索蘭托Sorento將率先搭載這一功能。
實際上,福特、奧迪、寶馬的汽車上已經都采用了這項功能,利用谷歌地圖進行導航,并利用谷歌定位搜索功能進行各種興趣地點的搜索。在此之前,諾基亞和蘋果也已跟眾多汽車商合作,通用汽車是首家在車型中應用蘋果Siri的汽車公司。
車載智能信息系統也正在走進中國車主的生活中。長安福特近期即將上市的首款SUV翼虎,就搭載了同級別車型中獨有的車載多媒體通訊娛樂互動系統。這個系統是由福特和微軟共同開發的一款高度集成且具備語音識別的車載信息交互平臺,為車主提供很多實用的語言指令。駕駛者可以通過語音識別、方向盤按鍵和觸摸屏觸控來完成電話、娛樂、空調以及導航的操作,比如:用語音命令撥打和接聽電話、連接上用戶最愛的音樂播放器并用語音操控、用語音命令查閱電話簿、為用戶閱讀短消息、聆聽藍牙設備中音頻內容、語音導航目的地等功能。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