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Hood拒絕估算車聯網技術帶來的成本增加,以及為了支持新技術而興建基礎設施所需要的成本,“這些成本的計算還是交給汽車制造商們來解決”。言下之意,美國將不會為車聯網導致的新增成本買單。
“車聯網有助于避免或將事故的嚴重性減輕4/5”,美國監管機構表示。據悉,自去年8月以來,美國一直在AnnArbor測試車聯網技術。美國交通部和密歇根大學對近3000汽車、卡車、公共汽車和摩托車進行了測試。這些車輛上都安裝著能夠跟蹤其他車輛速度和位置的無線設備,并能夠為司機提供與交通擁堵狀況和紅綠燈變化的信息。
這項研究結果將決定美國是否會強制性使用該技術。而答案將在8月份測試結束后揭曉。
據該項目負責人稱,AnnArbor的道路試驗是歷次車聯網測試中規模最大的,耗資2500萬美元。八大汽車制造商,包括通用汽車和豐田汽車等都提供了測試車輛。自8月份測試開始以來,車輛與基礎設施之間已經傳輸了大約80億次數據。
測試汽車可以與該地29個地區的路邊設備進行“對話”。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這種裝置可以將交通燈變為綠色,或者讓司機知道交通燈即將改變。車輛間的“交流”則是通過利用一種類似于Wifi、被稱為“專用短程通信”的技術來穩定傳輸信號的。
這些汽車可以跟蹤其他汽車的位置和速度,還可以幫助司機做出“剎車或是打方向盤”的決定,但不會泄露牌照號碼或VIN號碼。
道路試驗意味著美國交通部門的車聯網測試項目已進入第二階段。而9/10的司機對此持支持態度。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