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汽車行業最新發展趨勢的風向標,剛剛結束的廣州車展無疑給我們呈現了一部飽含香車美女的視覺盛宴。在各大車企推出新產品的同時,車聯網等智能交通技術也被越來越多的新車應用,正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潮流。上汽攜第二代iVoka智能系統亮相、廣汽與鈦馬公司合作推出鈦馬星等,這些都顯示出各車企對車聯網未來發展前景的看好以及欲在此領域大展拳腳的決心。
目前,車聯網技術正處于以Telematics(車載信息服務)為主的初期階段,主要提供導航、緊急救援、車輛追蹤等服務,國際上主流品牌有通用Onstar、豐田G-book、福特SYNC等。各品牌所提供的服務也有所不同(詳見表1),美國以安防為主,歐洲以導航為主,日本以動態交通信息為主。
我國的車聯網技術起步略晚,但政府對此非常重視。據悉,“十二五”期間,工信部將從產業規劃、技術標準等多方面著手,加大對車載信息服務的支持力度,以推進汽車物聯網產業的全面鋪開。預計到2015年,我國Telematics戶將超過4000萬。各自主品牌對此領域的前景也十分看好,均在大力發展相關技術:
整合各相關行業資源,全力打造車載產品
車聯網產業鏈涉及行業眾多,包括內容提供商、通信供應商、軟硬件技術提供等等,這就要求車企必須與各行業達成合作,整合相關資源。12月13日,奇瑞SK車聯網技術聯合實驗室成立,以加快“車聯網”技術的研發、應用及技術成果轉化;吉利汽車與中國移動達成了車聯網業務戰略合作,聯手打造基于中國移動網絡支持的語音導航等基礎車聯網服務。
推出特色車載服務,樹立品牌形象
作為國內剛起步不久的行業,各企業為能搶占先機,紛紛推出各種特色的車載服務,以樹立品牌形象。廣汽集團的鈦馬車載終端集成了以交通導航和信息娛樂的應用,用戶可以在車內或者車外搜索周邊信息,如尋找娛樂美食、享受互聯網音樂、了解車輛健康狀況等,還有緊急時刻一鍵求助等更多服務。
不斷升級服務內容,提升服務品質
為了保證Telematics服務內容的真實準確,各企業必須及時更新相關信息,同時為了實現新技術的轉化,各品牌也在產品更新方面做足了功夫。廣州車展上,上海汽車榮威和MG全部車型配備第二代iVoka智能系統亮相,配備“實時路況更新”和“捷徑顯示功能”兩大進化技術,同時“語音交互技術體驗”更是獨具亮點。
政策利好,“兩客一危”迅速發展
從政策上看,國家更加重視商用車行業既“兩客一危”在智能技術方面的發展,2011年就已出臺相關政策要求所有“兩客一危”車輛安裝衛星定位裝置,因此各商用車企業也在車聯網領域動作頻頻。宇通客車推出安節通,重點在于通過對車輛運行數據的采集與分析,對車輛運行狀態進行監控、規范,提高對車輛和司機的運營管理能力,降低油耗,降低車輛危險事件和故障發生的概率,最終降低運營成本。
HCR(慧聰研究)認為,未來車聯網方面的競爭勢必越來越激烈,若要取得發展且立于行業的不敗之地,必須做到服務的專業化、特色化。一方面所提供服務必須與用戶行車需求緊密結合,避免為贏得噱頭推出一些雞肋服務;另一方面,現有的服務效果還有待提升,應修煉好內功,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只有不斷提高用戶體驗,才能增加客戶粘性,積累客戶資源,在消費者中樹立品牌形象。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