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5分鐘,系統就能發現突發擁堵,準確率高達90%?!薄皩?00億條過車記錄,精確車牌檢索1秒內,模糊車牌檢索3秒內?!薄簧偃吮硎荆霸瓉碇恢篮P偶译娰|量好,沒想到海信在智能交通行業也做得這么好!”
“5分鐘,系統就能發現突發擁堵,準確率高達90%。”“對100億條過車記錄,精確車牌檢索1秒內,模糊車牌檢索3秒內。”……
2016年5月23日,青島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借中國國際智能交通展覽會之機,在北京新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行海信網絡科技產品推介會,海信網絡科技的四款產品一亮相就吸引了大家的眼球?,F場不少人表示,“原來只知道海信家電質量好,沒想到海信在智能交通行業也做得這么好!”
6月23日上午11點,在北京新國展二樓會議室,由海信網絡科技產品推介會正式開始。青島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雪莉首先發表致辭。隨后,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理事長吳忠澤就海信網絡科技和智能交通行業發展等發表了講話。最后,由海信網絡科技總經理助理牟三鋼對公司四款產品進行推介。
據悉,此次亮相的四款產品分別是海信交通綜合管控平臺、海信交通信號控制系統、海信交通樞紐智能化系統及海信智能交通運維云平臺。產品均由海信網絡科技自主研發。
以海信交通綜合管控平臺系統為例,它的突發擁堵檢測方案為行業首創。突發擁堵報警準確率能達90%。突發擁堵發現時間也由20分鐘縮減至5分鐘,警情相應時間縮短75%。在青島,通過突發性擁堵分析,月均能發現突發擁堵700余起。
此外,系統的海量過車記錄檢索速度也是行業內最快。對100億條過車記錄,精確車牌檢索1秒內完成,模糊車牌檢索3秒內完成。這一點被應用到稽查布控中,可有效遏制犯罪。據介紹,西寧交警就借助海信交通綜合管控平臺的“大數據”和視頻跟蹤研判等信息化手段,嚴查涉牌、涉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成效顯著。僅2016年4月19日一天,就查扣6輛套牌、假牌、肇事逃逸車。后又連續查扣套牌、假牌、肇事逃逸車輛22臺。
還有,海信交通信號控制系統能提供6大類22種豐富的控制策略,其中自適應緩堵策略,對于城市交通中遇到的點擁堵、線擁堵、面擁堵等問題都提出了智能的解決措施。并且,信號機產品質量安全可靠,信號機使用8年后,年故障率僅3.6%,優于國外品牌5%的標準。
而海信交通樞紐智能化系統的智能換乘服務,不僅為管理者提供一體化管控平臺,管理更便捷高效,它也最大程度為乘客提供便利服務。例如乘客只需掃描二維碼就可以享受路徑導航、綜合信息查詢、智能尋車等便捷服務。
海信智能交通運維云平臺則是為智能交通領域運維服務過程控制與監管評價平臺。它能對19大類的設備故障自動診斷、對5大類設備降效進行自動分析,自檢設備覆蓋率達到90%,自檢準確率達到90%。行業內領先的APP服務也能讓維修派工等變得更實時方便。
據悉,四款產品一經推出,在現場也大獲好評。有參會人員就稱,“原來只知道海信家電質量好,沒想到海信在智能交通行業也做得這么好。”
海信網絡科技副總經理劉雪莉表示,今后,公司將進一步發揮行業領軍企業的帶頭作用,堅持技術創新,為業界提供更多“高技術”、“高質量”的產品,為中國乃至世界智能交通的發展、智慧城市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產品推介會現場)

(青島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雪莉致辭)

(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理事長吳忠澤肯定海信網絡科技取得的成績)

(青島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牟三鋼介紹本次推介會四款新產品)

(青島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臺)
相關鏈接:
海信網絡科技簡介
海信網絡科技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海信集團信息產業板塊的核心力量,公司定位產業高端,立足自主開發,面向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平安城市行業,提供城市交通、交通運輸管理、軌道交通、智慧城市領域核心產品和整體系統解決方案及專業化服務。公司經過18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國智能交通行業的領軍企業,連續多年被行業權威機構評為行業第一品牌。
公司擁有業內最完備的創新體系,技術和產品持續保持領先優勢。2014年,國家科技部依托海信網絡科技公司組建的《國家城市道路交通裝備智能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行業內唯一一家在企業組建的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前不久,山東省委書記還專門到公司的工程技術中心進行調研。
公司技術創新碩果累累。目前公司已申請專利和著作權達到565項,其中申請發明專利179項。公司共承擔國家863計劃、國家高技術產業化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20余項,有25項技術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或者先進水平,并且榮獲中國電子學會技術發明一等獎2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山東省和青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多項。公司還是全國智能運輸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通訊委員及交通信息工作組成員,截至目前,共承擔18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榮獲2013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三等獎,對智能交通領域的標準化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公司近幾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最近5年訂單復合增長率超過40%。根據行業分析報告:2015年公司的城市智能交通最終用戶訂單業績排名第一,2011-2015年城市智能交通企業業績總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