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記者在全區交通運輸年中工作會議上獲悉,廣西今年爭取年底建成42個高速公路收費站84條ETC車道投入運營,為車主提供方便、快捷的不停車收費服務。
廣西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ETC)項目主要針對廣西現狀,在各路段已經實現IC卡現金收費的基礎上,采用基于兩片式電子標簽的組合式收費技術,建設ETC收費車道,向車主提供方便、快捷的不停車收費服務。
據介紹,ETC技術是一種先進的電子收費技術方式,可真正做到不停車收費。當車輛的時速不高于20公里,通過收費站的ETC專用通道上、下高速公路時,安裝在車輛擋風玻璃上的車載電子標簽與收費站的路測設備上的微波天線之間進行微波專用短程通訊,并利用計算機聯網技術與銀行進行后臺結算處理,在不需要停車和其他收費人員采取任何操作的情況下,自動完成車輛識別、收費處理及抬桿放行全過程,從而實現車輛通過收費站不需停車而繳納費用。
“目前人工收費每輛車需要20秒,而ETC只需要2-3秒,速度是人工收費的6倍以上。”廣西交通科學研究院有關人士介紹,使用這一系統,將大大緩解節假日車流高峰車主等候時間過長的現象。由于ETC收費是使用電子貨幣支付通行費的,所以有效地避免了人工收費帶來的錯收、漏收、誤收假幣等麻煩。而且ETC車道的廣泛應用,將大大減少工作人員的數量,極大節省了人力資源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