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1月1日起,本市《高速公路命名和編號規則》將正式實施。“阜石路”、“京沈線”等將逐漸改稱“京門高速”、“京密高速”;城市高速公路也將有統一的編號,其中五環路將被編為“S50”。這是繼2010年國家高速公路統一更名后,本市首次對高速公路名稱和編號進行規范。
據了解,目前,本市有高速公路31條,總里程超過900公里。這些高速路的命名方式并沒有統一的要求。有的以起始市域或區縣名稱命名,比如京津高速、京平高速;有的則以途經重要地標命名,比如機場高速、機場二高速;有些以穿越地名命名,比如阜成路、蓮石快速路等。這給市民出行帶來麻煩。
《高速公路命名和編號規則》適用于本市高速公路網中除國家高速公路以外的其他高速公路,規定了其命名規則、編號規則和全稱、簡稱與編號。
根據該標準,本市省級高速公路路線名稱將根據起訖點的地理方位順序命名。起訖點選擇鎮(含鎮)級以上節點,其中放射線應按照由中心城向遠端命名,縱線命名按照由北向南順序,橫線則按照由西向東命名。
新規實施后,本市高速路的名稱將逐步升級,大部分道路將增加編號。這些編號將出現在部分省級高速公路沿線起訖點的標志上。同時,電子地圖也將逐漸增加高速路的“數字名”。據專家介紹,通過這些簡單的名字,出行者不僅可以辨別道路等級,甚至可以分辨方向。綜合《北京日報》等
細則
路線簡稱不應重復或出現歧義。若有重復和歧義,采用起訖點行政區劃名稱的第二或第三位漢字替換等方式加以區別。比如“昌平-平谷高速公路”將簡稱為“昌谷高速”,方便出行者辨識。
連接機場的省級高速公路,則以機場名稱加序列數命名。比如“首都機場第一高速公路”,簡稱為“機場高速”;“首都機場第二高速公路”,簡稱為“機場第二高速”。不過,現有“機場北線”高速公路,因公眾熟知度已經很高,今后仍保留原名。
省級高速公路城市繞城環線的全稱,則以城市名稱加環數名稱命名。比如“北京市五環繞城高速公路”,簡稱“五環路”。國道高速段起名更便捷,主要按照放射線順序,采用起訖點地名首位漢字組合命名。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