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來,廣西交警大力推進“基礎信息化、警務實戰化、執法規范化、隊伍正規化”四項建設,全面貫徹科技強警戰略,提升科學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目前在北海、南寧、柳州市已經初見成效。
今年以來,廣西交警大力推進“基礎信息化、警務實戰化、執法規范化、隊伍正規化”四項建設,全面貫徹科技強警戰略,提升科學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目前在北海、南寧、柳州市已經初見成效。
北海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執法服務站的蛻變就是廣西交警實施“四化”建設后的一個縮影。
今年1月1日改建投入使用后,平陽執法服務站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不僅可以進行日常執法檢查、交通違法處理、和指揮中心視頻對講等,還可以對路面視頻監控檢索回放,實現機動車的查緝布控等。套牌車輛、事故逃逸車輛、多次違法車輛等經過卡口時,服務站就會自動報警,交警可及時進行攔截。
北海大道廣東路口上半年曾發生一起小型轎車與電動車發生碰撞的交通事故,碰撞倒地的電動車駕駛人受傷,肇事車輛迅速逃逸。
北海市公安交警支隊指揮中心立即通過交警智能管控平臺使用GPS警員警車定位功能,安排距離事發地點附近民警趕赴現場,民警通過卡口查詢,確認了肇事車輛車牌,車身顏色及其逃逸方向。
民警向指揮中心匯報車輛特征后,指揮中心立即對該車輛進行布控 ,同時通過電子地圖,查看該車的行駛軌跡。指揮中心研判、分析,肇事車輛有可能往北鐵一級高速路逃逸。
指揮中心立即和平陽執法站進行視頻會議溝通,下達攔截車輛指令。平陽執法站提前設置路障,做好攔截準備。肇事車主在經過檢查站前卡口時,防控大屏自動提示“請桂EEZ8xx車輛駛入檢查通道,接受檢查”,肇事車主看到提示信息后,駛入檢查站被民警攔截控制。
執法服務站通過把監控系統和執法服務站結合起來,依托緝查布控系統,落實對違法行為的實時攔截查處,打造交通監控系統發現、公安交通指揮集成平臺指揮、交通安全執法服務站攔查的三位一體公路防控體系。
今年以來,平陽執法服務站共檢查2182輛機動車,其中查處未年檢車輛56起,無證駕駛67起,無牌摩托車8起,酒后駕駛9起。由于違法行為得到及時準確發現、查究,道路的通行秩序明顯改善,交通事故大幅下降。
除了打造執法服務站,北海市交警支隊還率先引進了高科技智能監控安防設備,構建出針對北海城市特點設計的智能交通整體設計方案,構筑了一張集治安、交通、反恐、緝查等功能為一體的防控天網。
北海選擇市區中心高層建筑安裝了28個高清高空監控探頭,民警在指揮中心通過操控鼠標獲取監控探頭反饋的實時監控畫面,如同在空中盤旋著28架永不降落的直升機,宏觀掌控全市交通情況。
在市區重點路段,北海交警安裝有電子警察監控設備96個,卡口3個,高空監控攝像頭10個,全程監控無盲區。北海大道北京路口安裝了廣西首個行人闖紅燈自動識別抓拍系統,自動記錄行人闖紅燈行為,并在LED屏上進行曝光。
為規范民警的執法執勤行為,北海支隊還在指揮中心設立了專門的督查席,通過支隊智能交通系統的視頻監控及GPS定位系統,對執勤民警是否按時到位,是否規范著裝等進行全程監控。
這些智能交通管控緩解了警力不足的問題,過去需要10個民警進行管控的路口,現在只需要2名就可實現管控平臺的操作。
2015年1月1日至5月6日,北海市共發生一般程序處理道路交通事故13起,造成7人死亡、13人受傷,與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數減少16起、下降55.17%,死亡人數減少9人、下降56.25%,受傷人數減少18、下降58.06%。
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局長黃濟賢表示,廣西交警決心把“四項建設”的勢頭擴大至全區各個城市,以北海、南寧、柳州市所取得的先進經驗為借鑒,廣西區各市交警部門結合自身城市的特點,研究出適合自身隊伍的一條路子,開創科技引領,服務實戰的警務智能化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