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應用、創新、發展——推動國家產品信息可追溯體系建設”為主題的第七屆中國射頻識別技術發展國際研討會今天在上海舉行。300余位來自政府主管職能部門領導、專家、學者、RFID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的成員單位、芯片和解決方案等產業鏈上下游和終端用戶等代表云集大會,共同探討自動識別技術在產品信息可追溯體系的架構、編碼、載體技術、典型應用模式、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等行業熱點專題。
同時,會上同期發布了“國家產品信息可追溯體系應用和技術創新系列獎”獲獎結果。大會對進一步探討信息技術在產品信息可追溯體系建設中的應用實踐經驗,鼓舞產業同仁,促進兩化融合,增強我國信息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和企業核心競爭力起到了重要的積極推動作用。
據了解,RFID技術作為物聯網的關鍵技術,給每一粒沙子都進行編碼的概念至今已經有近10年時間,用RFID標簽替代條形碼的炒作過頭,給RFID技術戴上一個無所不能的光環,至今大家都冷靜下來理智的對待這個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國內RFID產業鏈發展非常快,現在每一個標簽已經可以做到0.4元人民幣,已經達到5美分,中國有60億個標簽/年生產能力,可以給滿足未來市場的應用。國內的RFID標準即將出臺,現在需要解決的是超高頻的RFID芯片的國產化的設計與工藝技術。
繼2012年世博會之后,上海的RFID應用也有很大的突破,上海市政府2011年10月上海市政府《滬府73號令》建設工程檢測樣品實施唯一性標識管理。食品安全問題是國家的戰略,國內廣泛地開展用信息技術解決產品信息可追溯,提升制造業、流通業的信息化水平,從田頭到餐桌的新的流通模式等,本次評選出80個應用示范項目,已經有廣泛深入的實踐。
為進一步落實國務院和各部委關于加強我國產品可追溯體系建設的部署,表彰在運用信息技術建立“產品信息追溯系統”、提高產品管理質量和客戶服務水平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促進典型應用模式的推廣,推動我國產品信息可追溯體系的建立,增強我國信息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和企業核心競爭力,“中國射頻識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和科技部高新司的指導下,開展國家產品信息可追溯體系應用及技術創新獎的評選,本次評獎共設立四個獎項:各地累計申報產品信息可追溯系統項目300多項,涵蓋全國31個省市、9個應用領域,包括農產品、肉類制品、酒類產品、乳制品、危險化學品、藥品電子監管碼應用以及建筑材料、裝備等。評審專家組經過認真、嚴謹的評審,評出共80個項目,分別為“應用示范工程獎”48項;“優秀解決方案獎”23項目;“服務模式創新獎”4項;“關鍵技術創新獎”5項。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