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日報訊昨天,市民周先生致電12345政府服務直通車,對合肥市一些路口的紅綠燈設置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周先生表示希望相關部門給予答復,采納自己的建議。
周先生指出,合肥市目前主要路段的交通信號燈設計存在車流量和信號時長的矛盾,這個矛盾加重了交通擁堵的產生。舉例來說:長江中路和桐城路交叉口,從長江中路由西向東方向,桐城路右轉時的信號燈時間有時候會顯得過長,因為此時右轉車道已經基本沒有什么車輛,而直行車道上的車已經排成長龍在等待直行綠燈的出現。
“這種情況頻繁地出現在合肥交通要道的各個路口,所以我認為,如果可以改進這種信號設計方式,會減少擁堵。”周先生提出可否采用動態信號燈指示系統,即依靠車流量監控來實現更高效率的信號轉換。以桐城路和長江中路交叉口為例,如果使用動態系統,在右轉車道上檢測到5秒鐘內僅有一輛車通過,系統可以認為此時已經基本沒有右轉車流,此時可以終結右轉的綠燈,切換到直行燈,以減少直行車道的擁堵壓力。而如果右轉車流量很大,則依舊按照原有設計時長放行。周先生說,這種動態系統可以簡潔地用一句話描述,即利用各個車道的流量監控系統,當某個車道的車流量低于一個設計值,即切換信號;如果該車道車流量過大,則繼續延用當前設計時長。
對此,合肥市公安局答復說,目前,桐城路與長江路交口信號燈配時是轄區交警大隊經多次現場調研優化的結果,兼顧了高峰和平峰時段該路口的車流量情況。但在特定時段內,該路口信號燈配時出現不適應交通流量的情況也難以避免。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指出,周先生提出的建議具有創造性,轄區交警大隊將積極聯系相關技術部門進行實踐論證。“如果能夠實行不僅能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效率,還能大大減少路面執勤民警的工作強度。”市公安局負責人如是說。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