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奧迪、保時捷和其他大眾汽車車主都可以在車庫入口下車,然后,汽車將利用地圖數據導航和定位“圖像標記”以及傳感器自動將汽車導航到一個免費停車點。
當司機返回時,他們可以使用手機應用給他們的汽車發送指令,車輛將會自動導航到車庫入口。
大眾集團的開發總監的約翰·容沃斯聲稱:“目前,人們在城區的駕駛時間中30%在尋找尋找停車位。自動停車技術將為我們的客戶的便捷、無壓力出行方式做出重要貢獻。因此,我們希望讓這項技術盡快普及,讓盡可能多的人能夠使用這項技術。”
為了避免出現任何事故,這些汽車將被隔離在停車場的一個非公共區域進行數千次“停車測試”。但在第二階段“混合交通”測試中,漢堡機場將允許自動停車的汽車進入車庫的其他區域,以觀察它們如何處理不可預測的汽車和行人。
大眾汽車的最終目標是在所有室外停車場設置自己的人工智能停車裝置。
捷豹、寶馬、尼桑和福特都在努力為自動停車的人工智能技術進行車庫和街道測試做準備。但大眾汽車公司率先啟動了公開測試,除此自動泊車技術外,大眾還推出了一些真正雄心勃勃的計劃,那就是人工智能駕駛技術。
現在,在漢堡機場的電動或混合動力保時捷車型可以開到充電站,在那里保時捷將與一個“充電機器人”進行交流,該機器人將伸出一只手臂,將汽車充滿電。充滿電后,保時捷會自動前往一個普通的停車位,并不會占用該充電停車位。
但大眾汽車不僅僅可與機器人交流,大眾希望明年可以測試能夠使自動駕駛汽車與附近的網絡進行交流的“V2X程序”。這一程序可以讓汽車根據交通事故或天氣狀況更新路線,或者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搜索停車位。
除此之外,與Uber和特斯拉一樣,大眾希望明年能夠研發出自動貨運卡車來運載貨物。
真正大膽的是,大眾公司計劃研發一種技術,當你外出時,汽車還可以為你做一些瑣碎的事情。大眾詳細介紹了它的“奧迪AI區”計劃,奧迪將通過這種技術導航完成不同的業務,如洗車或去加油站加油。通過應用程序,司機們可以在他們離開的時候選擇他們的車應該做的事情,然后讓他們的汽車自行完成。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