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2日,北京市交通委運輸管理局下發了《關于嚴禁汽車租賃企業為非法營運提供便利的通知》,嚴禁私家車用于汽車租賃企業經營,并禁止汽車租賃公司配備代駕司機。互聯網法律專家趙占領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雖然此次新規僅是對已有政策的重申,但交通委可通過該文件實現對租車軟件公司的間接監管,整個商務租車行業的發展將面臨重大挑戰。
8月12日,北京市交通委運輸管理局下發了《關于嚴禁汽車租賃企業為非法營運提供便利的通知》,嚴禁私家車用于汽車租賃企業經營,并禁止汽車租賃公司配備代駕司機。
互聯網法律專家趙占領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雖然此次新規僅是對已有政策的重申,但交通委可通過該文件實現對租車軟件公司的間接監管,整個商務租車行業的發展將面臨重大挑戰。
新規要點解讀
趙占領表示,北京交通委此次下發的文件其實并沒有太新的內容,僅是從三方面再次重申了此前已出臺過的監管條例:
第一,汽車租賃公司需要行文注冊登記、備案,新規禁止私家車參與營運其實就是之前管理辦法的延伸。由于私家車輛不具有營運資質的,且不是租賃公司所有,因此這些車輛不能掛靠在租賃公司旗下從事營運活動;
第二,汽車租賃業務屬于財產租賃,只能向用戶提供車輛服務,即汽車租賃公司、包括通過合法資質、備案的車輛,在提供車輛的同時又提供駕駛服務是被禁止的。
第三,汽車租賃公司不能為非法運營提供便利,租車軟件行既不能提供駕駛服務,也不能為營運者提供代開發票業務,這就是典型針對商務租車行業出臺的監管政策。
趙占領同時強調,雖然交通委嚴禁汽車租賃公司提供駕駛服務,但通過勞務派遣方式來提供的駕駛服務仍有合法和非法之分。
合法的前提是,汽車租賃公司本身是合法的、車輛是合法的且具有營運資質的,而不是私家車。租車軟件公司若在這種前提之下采取了勞務派遣的方式,是完全合法的;但如果是私家車掛靠在汽車租賃公司,再采取勞務派遣的方式,則可判為違法。
為何要再次強調?
交通委此次下發的文件并沒有新規定,為什么還要再次重申?趙占領解釋,商務租車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不僅國內眾多企業紛紛涉足,連同國外一些行業巨頭也在公司也在陸續進入國內市場。
與之相對應的是,私家車通過這種方式去運營的現象越發嚴重,加劇了交管部門監管難度。加上商務租車軟件客觀上為非法的營運提供了便利的信息中介平臺,交通委才再次頒布規定來規范行業發展。
不過,交通委運的職責是對出租車行業以及汽車租賃行業進行監管,對于打車軟件和租車軟件它并不具有監管的職責。也就是說,按照相關管理條例,若租車軟件公司出現違法運營情況,汽車租賃公司將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而租車軟件方所要承擔的責任則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
因此,交通委監管的核心在于通過監管車輛、租賃企業,以及非法營運行為,從而間接實現對商務租車軟件企業的監管。
租車業面臨大挑戰
目前,租車軟件公司所提供的車輛,雖然有部分來自汽車租賃公司,但有不少租車軟件公司為了快速擴充車隊規模、搶占市場份額,也會在與正規汽車租賃公司合作的同時,通過各種渠道招募私家車加入,以“掛靠”的方式洗白。
趙占領對此表示,隨著交通委新規定的出臺,商務租車軟件公司的發展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業務能否順利發展壯大,取決于監管部門的執法力度。一旦相關部門執法較嚴,商務租車行業唯一的合法途徑,就是與各家汽車租賃公司合作。
這就意味著,整個商務租車行業要同時共享北京僅有的100多家租車公司,約1萬多臺服務車輛,加上部分汽車租賃公司本身就有傳統的租車服務,其所能提供給租車軟件公司的車輛數量將遭到嚴重擠壓。如此一來,也將嚴重制約商務租車行業的整體規模發展。(余維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