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盤村的鐵索橋變成了公路橋 供圖 白玉縣委宣傳部
鐵索橋改公路橋,是白玉縣交通基礎設施大幅改善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白玉縣著力破除交通瓶頸,積極構建現代交通運輸網絡,努力打造川藏結合部交通樞紐,國省主干道網絡日漸完善,縣域內的“微循環”也逐步暢通,為白玉縣擺脫欠發達地位、實現追趕跨越、振興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澤拉正在介紹公路橋修好后家里的變化 攝影 張黎萍
拓寬對外聯絡主動脈
白玉縣地處青藏高原東部的川藏結合部,南倚巴塘、理塘兩縣,西隔金沙江與西藏的貢覺、江達兩縣相望,北接甘孜、德格兩縣,區位獨特。不過,白玉縣距甘孜州府康定622公里,距省會成都998公里,且不靠國道317線、國道318線這兩條川藏公路主線,交通是制約當地發展的一大瓶頸。
最近兩年,白玉縣大力實施95個交通項目,不斷拓寬對外聯絡的主動脈——國道215線(白玉至巴塘段)改建工程白玉隧道順利貫通,省道458線(縣城經贈科至機場段)全線通車,加快推進國道215線(白玉至巴塘段)和省道314線(新龍皮擦至白玉阿察段)等重大交通工程。截至目前,全縣通車里程達2124.8公里。
道路施工現場 供圖 白玉縣委宣傳部
省道458線,被稱作白玉縣的“機場高速”。從白玉縣河坡鄉出發,到甘孜格薩爾機場,全程約120公里,只需要大約兩個小時。在此之前,兩地通行時間大約需要4個小時。通行時間的縮短,讓白玉縣加快融入甘孜格薩爾機場輻射圈,也為廣大白玉干部群眾外出提供便利。
全長約220公里的甘白路,被譽為“中國最美自駕縣道”,已稱為白玉縣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主動脈之一。沿著甘白路,穿越高山、草原、海子等壯麗風景,車輛少、路況佳,堪稱自駕者的天堂。甘白路建成以來,自駕前往白玉縣的游客日益增多。今年以來,白玉縣共計接待游客58.2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6.4%。
便利的交通 攝影 謝志宏
白玉縣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白玉縣沙馬鄉,一座重要的鐵路客運站正在修建當中。待通車后,白玉縣將成為四川與西藏之間的重要交通節點,空運、鐵路、公路所組成的立體交通網絡,將推動白玉縣獨特的區位轉化為發展的優勢。
鄉村交通四通八達 攝影 楊成龍
打通農村公路微循環
農村公路是振興鄉村經濟、保障人民群眾安全出行的重要條件,也是建設美麗鄉村、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礎。近年來,白玉縣持續推進全縣通村公路建設工程,不斷優化完善交通路網結構,打通農村公路微循環。
在白玉縣,鐵索橋曾是不少群眾出行和物資運送的主要通道。這些鐵索橋在特定時期解決了當地的交通阻礙,但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已嚴重制約了當地人民的生產和生活。
橋梁修建資料圖 供圖 白玉縣委宣傳部
2021-2023年期間,在省交通運輸廳的支持下,白玉縣組織力量大力實施“鐵索橋改公路橋”工程,位于7個鄉鎮的10座鐵索橋被成功改建,大幅改善了群眾的出行條件,也讓更多富有特色的農牧產品越過大江,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美麗鄉村路”也在建設中。在白玉縣河坡鄉南部的白龍溝一帶,當地正推進實施“白玉縣 Y041 河坡鄉-公布村公路(S458 線至定歐村村口段)美麗鄉村路”項目,按四級公路(I 類)規劃,未來將打造成為民俗文化旅游風情村旅游線路,讓更多游客走進河坡鄉,領略藏族金屬手工技藝等文化魅力,對周邊文旅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大山里便利的交通四通八達 攝影 楊溶兵
白玉縣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解決群眾對出行條件的實際需求,白玉縣已先后實現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鄉鎮100%通油路,建成產業公路16公里、撤并建制村通暢工程49.887公里、自然村組通硬化路29.2公里、農村公路安防工程約230公里,完成索改橋10座,整治次差路78公里,實施農村公路路面自動化檢測869.354 公里,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