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緩解大城市普遍存在的“停車難”問題,近日國土部、住建部聯合下發針對停車場規劃建設和用地政策的通知。提出要強化城市停車設施專項規劃調控,要求城市編制停車設施專項規劃。
為緩解大城市普遍存在的“停車難”問題,近日國土部、住建部聯合下發針對停車場規劃建設和用地政策的通知。提出要強化城市停車設施專項規劃調控,要求城市編制停車設施專項規劃。未來,專項規劃將作為城市停車場建設和管理依據嚴格執行。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王廣華介紹說,此次兩部委研究制定并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完善城市停車場規劃建設及用地政策的通知》(下稱《通知》)在土地供應、利用等五個方面,明確了對停車場建設的鼓勵支持政策。以充分挖潛利用地上地下空間,推進建設用地的多功能立體開發和復合利用,并鼓勵社會參與。
據王廣華介紹,在城市道路、公園綠地、廣場等公共設施下建設停車場,明確以出讓等有償方式供地的,可按地表出讓建設用地使用權價格的一定比例確定出讓底價;閑置土地依法處置后由政府收回、規劃用途符合要求的,可優先安排用于停車場用地,并納入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解決停車場建設吸引社會資本難的問題,《通知》從多個方面給出了具體政策。例如,鼓勵停車產業化,在不改變用地性質、不減少停車泊位的前提下允許配建不超過20%的附屬商業面積;鼓勵超配建停車場,新建建筑超過停車配建標準建設停車場以及隨新建項目同步建設并向社會開放的公共停車場,可給予一定的容積率獎勵,并對超過停車配建標準建設地下公共停車場,超配部分可不計收土地價款。
針對此次兩部委出臺的停車場用地政策,陽光海天停車產業集團CEO閆亮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該政策為突破土地、規劃、投資回報三方面瓶頸提供了政策依據,將會加快推動城市公共停車場建設步伐。
他說,之所以出現大城市“停車難”現象,其根本原因是停車需求與供給之間的嚴重不平衡。一直以來,國內大中城市并未制定真正有效的停車規劃,有了這個指導政策,在未來新一輪的城市停車規劃中,規劃和國土部門都會參與進來,從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的層面突破停車設施建設的瓶頸。“特別是,規劃通過多項政策配套,來解決社會資本進入停車場投資領域的投資回報瓶頸,隨著其他配套政策和措施的不斷深化,圍繞城市停車建設社會資本的參與程度會更大,例如PPP投資等方式”。
交管局此前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我國汽車保有量1.54億,停車位缺口至少超過5000萬個。以此估算,未來將產生出10萬億規模的市場投資機會。實際上,社會資本參與停車建設,將不僅僅是以管理輸出、設計施工、設備銷售等為主的傳統服務,類似陽光海天等大型產業集團,正在以PPP社會投資人身份介入,形成從金融投資到規劃建設再到運營一體化的全產業鏈協同模式。
閆亮進一步分析指出,要徹底解決城市停車難題,未來還需要規劃、財政等部門出臺相關配套支持政策。“停車場建設是涉及到民生的重要工程,但是目前往往需要復雜的審批流程,下一步相關部門應該建立審批綠色通道,簡化并統一投資建設審批流程。此外,財政等部門應當從價格端建立有效激勵機制,釋放市場活力”。
他告訴本報記者,隨著行業風口的到來,已經具備完成產業鏈條的大型集團公司將成為行業發展趨勢。“下一步,城市停車管理不能是簡單的治理違章停車,更重要的是優化有限的停車資源,優化停車時間和空間,體現在錯時停車、停車誘導、電子支付、停車場規劃優化升級等諸多方面”。
記者了解到,兩部委此次下發的《通知》中特別強調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明確要求地方政府根據實際情況研究確定具體細化政策。下一步,住建部還將研究出臺相關政策,鼓勵路內停車泊位和政府投資建設的公共停車場實行特許經營,以進一步促進城市停車行業健康發展。(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