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中午12時,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發布信息稱,全市由現行的空氣重污染黃色預警級別提升至橙色預警級別。這是自2013年10月《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發布以來首次啟動橙色預警。
事實上,自20日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連續拉響霧霾警報,這不僅使得“戰治霾”成為了即將開幕的全國“兩會”最熱議話題之一,而且被視為“治霾”解決方案的電動車產業發展也再次引起各界的高度關注。
2月23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中國電池協會副理事長張天任在2014年中國電動車發展高層聚智峰會上指出,當前電動汽車的行業標準和產業政策的不完善,成為制約電動車行業健康發展的瓶頸,市場決定性作用未得到有效體現。如何把握和用足機遇,已成為當下電動車行業面臨的共同課題。因此,在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上,他準備了《關于優先發展低速短程電動汽車的建議》、《關于盡快出臺電動自行車國家新標準的建議》以及《關于加快出臺廢鉛蓄電池回收管理政策的建議》等十三個建議議案。
張天任分析稱,目前我國超過70%的人口生活在中小城市、城鄉接合部和廣大農村,日常通行距離不超過20km,車速很少達到60km/h。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突破口,低速短程電動汽車的車身輕、耗電少、電池小,既節能環保又舒適安全,在中低收入人群中擁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因此,優先發展低速短程電動汽車,既順應形勢,又緊貼市場,更符合社情民意。
張天任介紹,當前全國20多個省市近百家企業正在生產和銷售低速短程電動汽車,不少企業具備了基本的產業化條件和能力,產業規模快速壯大。以山東省為例,2013年該省共產銷小型電動汽車171537輛,同比增長50.8%,近幾年累計生產銷售小型電動汽車30多萬輛,行銷歐、美、日、韓、東南亞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并通過進口國的汽車質量認證。除山東省外,廣東、江蘇、浙江、河北、河南、湖南等省低速短程電動汽車數量增長也較快,預計2014年全國產量將達35萬輛。
不過,他同時指出,目前低速短程電動汽車發展還存在多個問題。
首先,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夠。低速短程電動汽車是由市場自發形成的新生門類。目前我國對其管理尚屬于無法規、無政策、無監管的空白。同時,國家對使用鋰電池的高速電動汽車售后有較高的財政補貼,而大部分生產低速短程電動汽車的中小企業,還未取得生產資質和產品目錄,也無任何政策和補貼,經營發展受到制約和阻礙。
其次,統一技術標準缺乏,產品性能難以保障。低速短程電動汽車不屬于《汽車和掛車的術語和定義》(GB/T3730-2001)范疇,目前國家尚未出臺相關標準,其生產、運行處于無依據、無監管狀態,導致產業發展混亂無序。
此外,還有道路管理尚無依據、上路運行混亂無序以及服務體系不夠完善、電池回收還未規范等問題。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郭孔輝在會上亦指出,我國電動車發展的空間在農村和小城市,要實事求是地制定不同層次的電動車標準,最高車速和續行里程,應該讓市場來選擇。對于小型電動汽車,應該盡快給予準生證,納入道路交通合法管理。
對于未來低速短程電動汽車的發展,張天任提出五點建議:第一,明晰國家政策方向,鼓勵企業技術創新;第二,盡早制定統一標準,促進產業科學發展;第三,合理規劃布局產業,選擇區域示范推廣;第四,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分類實施道路管理;第五,完善售后服務體系,確保電池回收利用。
張天任對電動汽車的五點建議:
●第一,明晰國家政策方向,鼓勵企業技術創新
●第二,盡早制定統一標準,促進產業科學發展
●第三,合理規劃布局產業,選擇區域示范推廣
●第四,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分類實施道路管理
●第五,完善售后服務體系,確保電池回收利用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