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計算,取決于城市規模,尋找停車位的車輛約占車流總量的30%。顯然,僅靠新建停車場和提倡騎車是不夠的。2014年,德國的客運交通量比2013年增長了1.4%;據德國聯邦交通和數字基礎設施部稱,2015年這個數字還將提高1%。
2014年11月在慕尼黑召開的歐洲城市網絡年會上,出現一個名為“高級停車位管理系統”的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將雷達傳感器集成到路燈中或安裝到建筑物上,以持續監測分布在城市各個角落的停車場,并將停車位占用情況發送至軟件系統。交通主管部門將收集這些信息并實時將之轉發給應用程序運營商。這樣一來,通過諸如智能電話、平板電腦或導航裝置等終端,每條道路上的駕駛員都能知道哪里有空車位。
地面傳感器
用傳感器來監測街道并記錄停車位使用情況的做法,其實并不新鮮。譬如,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區開展的一個試點項目正在試用3000只地面傳感器。這些嵌在瀝青路面中的傳感器只是記錄其上方是否有東西,而并不測量車輛的大小或位置。但一旦下雪或地面傳感器蒙上塵土,大多數傳感器都會停止發送測量數據。因此,這個項目選擇了基于雷達的傳感器。
雷達傳感器的分辨率的確低于常規監視攝像頭,由于分辨率很低,它們只能記錄簡略的圖像,這可保護路上往來人群的個人隱私。此外,相比地面傳感器而言,雷達傳感器不太容易受到霧、雨、照明條件變化和冬季天氣等的影響,并且更加經濟劃算。
監測過程的基本原理很簡單。成人拳頭大小的傳感器電路板,在預定空間內發射微波,微波在撞到障礙物后,反射回傳感器。然后,傳感器利用算法,計算出停車位內是否有物體,以及它的大小和位置。傳感器要非常小巧,并易于安裝,需要由路燈為其供電,也可以安裝到路桿或建筑物外墻上。它們可以監測大約30米長、9米寬的區域,相當于排成行停放著的大約5到7輛汽車。
自學習系統
如何將這種傳感器生成的信息傳送給未來的駕駛員?傳感器將通過移動式無線電通信,將其數據發送至控制中心的軟件。在這里,將通過計算停車位的實時占用狀態,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并轉換為明白易懂的信息。結合智能電話或導航裝置提供的位置和目的地數據,車輛將被指引至最近的空車位。
這款軟件的特殊性是它采用了自學習系統。它能夠識別出停車位按反復出現的相同周期被占用的情形。譬如,在一天當中的某幾個時段或一個星期內的某幾天,停車位是否經常被占用或很少被使用。然后,它將根據這些信息,計算出關于道路使用者到達特定目的地時可能遇到的停車位情形的預測。
而這將涉及基于一天當中的時段、一星期中的各天和停車時長等的自動定價模式。譬如,對于車流量較低的街道,路邊停車位的收費標準可能低于車流量大的主要街道。這樣一來,各個不同社區間的停車分布可能更加均勻,城市、駕駛員和居民都將從中受益。這個系統優點顯著。道路使用者能夠更加快捷、容易地找到停車位,在大城市里駕車將更輕松,噪聲和排放都將降低。
不僅如此。未來,這個系統可能添加許多不同功能。譬如,設計這套系統的西門子專家預想,為汽車配備RFID芯片,以提高住宅區私家停車位的透明度。出發前,駕駛員可以使用連接至這個系統的應用程序來查明其目的地區域內的停車場,以及有哪些是私家停車位。這個思路的一個方面已經得到檢驗:安裝在街上的RFID傳感器讀取車輛芯片,安裝在人行道上的LED顯示屏顯示駕駛員是否有權在某個車位停車。
這個系統還能借助使用雷達傳感器發送的測量數據的執行軟件,指引交通督導員找到違章停放的車輛,幫助他們提高工作效率。另外一個特性可能允許駕駛員使用RFID碼來支付停車費。未來,這個功能將自動精確計算停車費,而無需現金支付。這將精簡手續,減少停車票的打印,為城市節省資金。
遠不止停車位管理
實際上,這個系統能做的不只是停車優化。可以想象,傳感器將實現更多功能,如測量交通流量、優化自主車輛導航,或者向電動汽車駕駛員提供關于充電站的信息。西門子股份公司交通集團智能停車位監測系統開發項目負責人MarcusZwick補充道,“當然,我們想要確保那些無法在目的地周邊找到空車位的駕駛員,改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還有可能將交通密度信息發送給城市路燈系統控制中心。然后,路燈系統控制中心將根據不斷變化的交通需求來調節照明。”他總結道,“因此,我們的停車位監測系統可以在未來的智能城市發揮重要作用。”
西門子的這個解決方案尚未得到廣泛檢驗,但2015年夏季將在柏林發起一個試點項目。在這個項目中,將為一個長100多米的路邊停車區配備傳感器。Zwick說:“停車難問題影響著每一座大城市和其中的每一位居民。我們樂觀地認為,未來我們也可以用這個系統來緩解其他城市的停車難題。”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