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交通部4月28日發布通知,決定加快推進第二批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應用示范工程建設工作。通知表示,經綜合研究,確定支持太原、石家莊、青島、武漢共26個城市開展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應用示范工程建設。
交通部4月28日發布通知,決定加快推進第二批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應用示范工程建設工作。
通知表示,經綜合研究,確定支持太原、石家莊、青島、武漢、株洲、貴陽、蘇州、烏魯木齊、杭州、保定、銀川、蘭州、昆明、寧波、合肥、南昌、新鄉、上海、沈陽、西寧、柳州、福州、海口、呼和浩特、天津、長春共26個城市開展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應用示范工程建設。
分析人士指出,A股上市公司中智能交通概念有望直接獲益。
交通行業現狀堪憂,智能交通應運而生
由于城市化進程與交通基礎設施擴張的步伐不匹配,交通運輸業逐步面臨瓶頸:交通擁堵嚴重、能耗加大、出行安全堪憂等,而這些問題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又進一步制約了城市化建設。以最堵的北京城市交通為例,假設工作日每天一個小時高峰時間有500萬輛汽車堵在路上,普通車每小時怠速燃油約0.8-1.1升汽油,那么耗油量將達到400-550萬升,以目前93號油價7.77元/升計算,耗費價值達到3108-4274萬元,路上停車再啟動的機械和燃油損耗也非常驚人。假設每位駕駛員每小時價值為20元,則這一個小時將造成社會成本浪費達到1億。
數據顯示,我國2012年民用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1.09億輛,比2003年上升了近5倍,比1978年更是上升80倍。而另一方面,土地資源有限,建設成本高等原因制約著道路建設進程,我國公路里程的增長較緩慢,除了2000年和2005年出現明顯增長外,其他時間段里的增速緩慢,2012年公路里程數424萬公路,大約是03年的2.3倍左右。
智能交通系統四大特點
智能交通系統(ITS,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是一個基于現代電子信息技術面向交通運輸的服務系統。它是以完善的交通設施為基礎,集合先進的信息技術、數據通信技術、控制技術、傳感器技術、運籌學、人工智能和系統綜合技術,有效地用于交通運輸、服務控制和車輛控制中,從而在道路、車輛和使用者之間建立聯系,形成定時、準時和高效的綜合運輸系統,最大限度地發揮交通設施能效,保障交通暢通,提高服務質量。
據預測,智能交通系統將有效提高運輸效率,使擁擠降低20%,延誤損失減少10-25%,車禍降低50-80%,油耗減少30%,也有助于緩解由于廢氣排放造成的PM2.5霧霾影響。從各國對ITS的效益目標來看,美國到2015年將實現節能6%,減少出行時間41%;歐洲到2017年減少污染25%,減少出行時間25%;日本目標是到2020年減少擁擠10%,減少油耗15%。目前中國能耗強度仍然偏高,隨著國內ITS的應用,這一現狀將得到改善,能耗和污染都將得到有效控制。
行業處于高速發展時期
根據Tranbbs數據,2012年城市智能交通行業規模159.9億,同比增長21.7%,其中兩會后4季度增速更是高達44%。雖然這一增速比2011年有回落之勢,但是這一增速仍然快于前期15%左右的增速,說明行業仍然處于發展的黃金時期。
行業的快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首先,作為“十二五”開局之年,政府加大了智能交通建設。一方面,智能交通可以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等民生問題;另外一方面,智能交通相比傳統基建建設來說投入小,卻可以給政府帶來直接的收益(罰款收入)。其次,BT、BOT、BLT等新的融資模式在緩解政府財政困難的同時,也為政府解決交通問題找到了資金解決方案。
智能交通分類
目前主流分類參照美國智能交通系統劃分,主要分為:先進交通信息系統(ATIS)、先進交通管理系統(ATMS)、先進車輛控制系統(AVCS)、先進公共交通系統(APTS)、商用車輛運行管理系統(CVOS)。有些地方將電子收費系統(ETC)和緊急救援系統(EMS)單獨列出,其實它們都包含于先進交通管理系統中,后者是智能交通的核心。
根據賽迪顧問的統計,2011年智能交通行業應用總體市場規模達到250億元,我們預計2015年這個市場規模可以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分項目來看,2011年,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占比34.29%,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占比26.49%,公交系統14.63%,交通信息服務系統10.9%,其他系統13.69%,預計這幾項業務未來都有較大的增速。
關注三類企業
根據產業發展階段和市場現狀,沿著智慧交通與車聯網產業鏈尋找優質企業。將根據我國智慧交通與車聯網產業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和市場應用的實際情況,沿著產業鏈尋找智慧交通與車聯網相關的優質企業,建議關注以下三類企業:
智能交通系統總包服務商。智能交通系統平臺的建設將直接受益于政府對智慧城市、智慧交通領域的大規模投資,建議關注有能力獲得大項目、大合同的智能交通系統總包服務商:航天科技(行情,問診)、易華錄(行情,問診)。
導航定位服務提供商。由于我國的智慧交通與車聯網產業尚處于導入階段,目前為用戶提供的內容服務以電子地圖與導航定位為主。建議關注我國領先的導航定位服務提供商:海格通信(行情,問診)、四維圖新(行情,問診)。
感知設備提供商。與我國現階段智慧交通與車聯網應用階段相適應,目前的設備提供商集中在音/視頻監控領域。建議關注我國視頻監控領域前、后端市場龍頭:海康威視(行情,問診)、大華股份(行情,問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