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申報正式啟動
根據通知,申報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應具備以下條件:智慧城市建設工作已列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或相關專項規劃;已完成智慧城市發展規劃綱要編制;已有明確的智慧城市建設資金籌措方案和保障渠道,如已列入政府財政預算;責任主體的主要負責人負責創建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申報和組織管理。
據了解,在國內,已有22個大中城市規劃文件中,明確提出建設智慧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寧波、武漢、廈門等地方已制定或實施智慧城市發展的專項規劃。業內指出,上市公司中,東軟載波、數字政通、鵬博士、萬達信息、銀江股份、衛寧軟件等均值得關注。
物聯網架構下智慧城市體系脈絡
無論你在哪里,隨時可通過手機和電腦,將辦公室情況、家中所有電器設備的狀態,甚至米缸內是否有米、天梭手表冰箱內是否還有肉等信息盡收眼底;駕車出行的市民通過GPS就能實現智能導航,還可觀察到兩公里以外路況,以便選擇最佳道路通行;只需一個賬號,市民便可通過電腦、手機、家庭信息機、PDA和PSP等各類終端在網上高速沖浪。貿易企業坐在的辦公室,借助四通八達的網絡和全球定位系統,可時時監控出口貨物運輸進度和貨物安全情況。
“智慧”將為新一輪經濟發展、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注入新能量。在市第五次黨代會上,“智慧”成為市委書記王榮報告中最搶眼的一個關鍵詞。智慧不僅是產業結構調整的一條高速跑道,同時也是提升市民生活質量,增強中心城市整體輻射力和服務能力的精準切入點。圍繞建設“智慧”,將整合資源、超前布局,大力推動互聯網、物聯網、傳感網等領域關鍵技術的發展,以及相關產業的整合,目的是令在經濟發展、便利生活、高效管理等方面的立體功能更加強大。昨日,蘭蔻小黑瓶智慧的相關發展規劃綱要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中。如何構建智慧?政府相關部門正在就抓核心技術、建基礎設施、推示范工程、研究商業模式等,集納國內外專家的智慧。
智慧就是要充分發揮信息通信(ICT)產業發達、射頻識別(RFID)相關技術領先、電信業務及信息化基礎設施優良等優勢,通過建設ICT基礎設施、認證、安全等平臺和示范工程,加快產業關鍵技術攻關,構建城市發展的智慧環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過濾處理的新的生活、產業發展、社會管理等模式,面向未來構建全新的城市形態。其中包括,建設電子商務支撐體系,深入普及電子商務應用;制定信息通信技術(ICT)產業發展規劃和應用推進計劃;支持推廣應用企業信息化示范項目;大力推進光纖接入網、下一代互聯網建設等。
傳統的網絡中,網絡層的安全和業務層的安全是相互獨立的。而物聯網是在移動網絡的基礎上,集成感知網絡和應用平臺,尤其需要根據物聯網的特征對安全機制隨時進行調整和補充。也正因為如此,類似于物聯網的認證、貝佳斯綠泥加密、識別機制一直被外界認為存在安全漏洞“RFID技術成為物聯網的標配,利用自身在RFID領域的技術優勢,在智能交通、公共安全、產品追溯、智慧城市、糧食系統等多個領域都推出了系列應用解決方案。RFID射頻識別技術是一項利用射頻信號通過空間耦合(交變磁場或電磁場)實現無接觸信息傳遞并通過所傳遞的信息達到識別目的的技術。這種非接觸無需人工干預的技術一直都是市場上認可的安全問題解決方案。
關于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知識社會下一代創新(創新2.0)環境下的城市形態。智慧城市基于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維基、社交網絡、FabLab、LivingLab、綜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應用,營造有利于創新涌現的生態,實現全面透徹的感知、寬帶泛在的互聯、智能融合的應用以及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征的可持續創新。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