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交通安全意識約定俗成
日本是個機動車大國,但日本也是世界上交通事故率較低的國家之一。2011年日本全國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僅為4611人,相當于日本自殺人數的十分之一,連續11年處在下降通道。日本的交通事故率之低不僅與嚴格的法規限制有關,同時也與普通民眾的交通安全意識和約定俗成的社會風氣有著密切的關系。
就拿“闖黃燈”一事來說,首先,日本的《道路交通法》中并沒有對信號燈做出具體明確的規定,而是在《道路交通法實施令》中進行了詳細說明。日本的《道路交通法實施令》中規定,“當黃燈亮起時,一是路上的行人禁止開始橫過道路,或者正在橫過道路者應快速通過,禁止停下來或者調頭返回;二是車輛或路面電車嚴禁超過停止線前行。但當黃燈亮起時因已經非常接近停止線而不能安全停止的狀況除外。”
這一規定的意思就是,黃燈亮起時車輛“要在停止線前停下來,但當不能確保安全停止時"允許"繼續行進”。可見,日本的交通法規是以“安全通行”優先的。
其次,就是約定俗成的交通共識。法律規定是一個實際問題,但具體如何操作,日本已經形成了一套眾人熟知的“規定外”的交通意識。當交通信號燈由綠變黃時,司機一般都會根據自己的行車速度、道路狀況及與停止線的距離對自己是否減速停車還是快速通過做出判斷。根據記者的觀察,當黃燈亮起時,已經比較接近停止線的車輛都會采取加大油門快速通過的措施。如果此時突然減速停下,往往會讓后車反應不及而造成追尾事故。
第三,日本主要路口的紅綠燈變燈時間間隔都是根據不同時間段的交通流量實際測算后設置的,這保證了道路交通通過性的合理化。
第四,闖燈的處罰規定是,闖紅燈轎車司機罰款9000日元(約合人民幣636元),扣2分(一年6分滿分);黃燈閃爍未停車確認安全而直接通過的罰款7000日元(約合人民幣494元),扣2分。
最后,排隊禮讓意識是確保道路交通安全通暢的關鍵所在。在日本,只要人行橫道線上有行人,即使是綠燈,司機也不會“橫沖直撞”,更不會鳴笛警告。如果前方車輛行進不暢,司機不會強行超過停止線駛入路口。由于從幼兒園時期就開始進行交通安全意識培訓,再加上駕車人員在考取駕照時的嚴格培訓和考試,絕大多數的行人、車輛都是非常遵守交通信號指示的,這為確保日常交通的基本安全提供了保障。所以,日本路上一般沒有警察指揮交通,也沒有電子眼拍照。
美國司機多數選擇“謹慎通過”
在美國,由于各個州的交通法規都不同,所以有關機動車在交通行駛過程遇到“黃燈”信號應該如何處置的規定也不盡相同。例如,弗吉尼亞州交規規定,在行駛過程中看到黃燈,如果你尚未進入道路的交叉口,那就必須減速并作好停車準備,但如果你已接近或進入交叉路口區域,則繼續通過,但不要加速與信號燈搶時間。首都華盛頓特區的交規規定,遇到黃燈時,除非立即停車會導致不安全,應在進入交叉路口前停車。紐約州的交規規定,行駛中的車輛在遇到黃燈時,可以但需謹慎通過道路交叉路口。但在俄勒岡州,交規對遇到“黃燈”則明確要求停車。
事實上,有關機動車在遇到“黃燈”信號時如何處置在美國也一直存在著爭議。此外,交通法規的法律措詞也不同程度地具有模糊性,例如,如何精確定義“接近”交叉路口,如何定義“立即停車會導致不安全”,等等。由于道路交通狀況千變萬化,作為用文字記錄的法規也就不可能作出很精確的描述。因此,盡管在駕駛執照的考試中,有關行駛過程中看到“黃燈”的正確處置選項都是“停車”或“準備停車”,但在現實生活中,駕駛員只能根據自己的判斷來作出決定。據觀察,多數車輛在遇到“黃燈”時都是選擇“謹慎通過”。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在美國,為了避免由于“黃燈”信號存在的模糊性可能造成的交通危機,道路“黃燈”信號停留時間是根據限速來制定的,時速每增加10英里(約合16公里),則黃燈延續時間增加1秒。
巴西該走,還是該停爭議不斷
在巴西,闖紅燈屬于最嚴重的違規行為,會被處以高額罰金和扣分,然而交通法規中并沒有明確規定黃燈時的行駛規則,只是寫著黃燈意味著“注意”,因此在黃燈時對“走,還是該停”有所爭議。
巴西交通部門負責人奧利維拉稱:“很多人認為黃燈時應該通過,這是錯誤的。交通法規定中所說的"注意"就是停車的意思。”
然而在實際行駛中,很多巴西人在黃燈時仍然會猛踩油門通過,只有少數人會減速停車。由于法律上沒有定論,目前一些電子監控規則不一,有人在通過黃燈時仍然被判定為闖紅燈,也引起了爭議。
德國是停還是過還得憑經驗
根據德國的交通法規,黃燈是一個過渡信號。如果交通燈由綠變黃,它的意思是告訴開車人交通燈馬上就會變紅。這時,開車人必須迅速作出決定:要么減速,將車停下來,要么迅速通過路口,為橫向車輛的通行讓開路口。這主要取決于信號裝置亮出黃燈時車輛所在的位置。由于慣性原理和人的反應速度,汽車不可能在變出黃燈時立即停下。德國駕駛教科書是這樣解釋的:如果一輛汽車以40公里時速通過路口,這時黃燈亮了,而它與交通燈的距離只有10米,那么這個距離已經不夠汽車停下來,因此該車應當迅速通過路口。而如果變燈時它與信號燈還有40米,那么司機就應該停下。
怎樣做才是過黃燈的正確行為?不少德國朋友都說,這是一個經驗問題。即使是專業司機也不一定掌握得好。一般來說,變黃燈時是停還是過,取決于車輛的位置、人的反應速度、車輛加速及剎車的性能以及天氣和道路的條件等等。但不管怎樣,過路口時都要注意力集中,做好行和止的兩手準備。記者本人的經驗是,如果黃燈亮時,自己的車與交通燈還有一定距離,最好還是減速停車,因為我曾有過搶黃燈不成而被處罰的教訓。當然,如果自己的車速較快,而變燈時與信號燈不足20米,往往是狠踩一腳油門。最忌諱的是猶猶豫豫,開始想搶然后再“臨燈一腳”剎住,自己雖然沒違章,但可能會坑了后面的司機。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