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十二五”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模式轉型的關鍵時期,未來五年,智能交通領域的許多重點技術將取得突破,主要關鍵技術會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智能交通市場規模將進一步發展壯大,并將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智能交通系統產業。如何抓住這一機遇,是眾多智能交通企業關心的問題。
企業應該如何利用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博弈國內智能交通市場?我們邀請了比利時Traficon國際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高級經理張桂杰、深圳東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彭朝致、中國安防技術有限公司(安科智慧城市技術有限公司)研究院產品總監周慶、深圳市漢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崔紅欣等共同探討這個話題,以期為讀者提供借鑒與參考,共同促進行業發展。
把握市場現狀,掌控企業主動權
堵城!堵城!越來越多的城市被市民這樣調侃。交通堵、停車難、公共交通設施利用不夠……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出行難已經成為城市病中的突出問題。有研究表明,采用智能交通技術提高道路管理水平后,每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可減少30%以上,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能提高50%以上。因此,全國各地都在推進智能交通的建設,并將它作為發展智慧城市的重要目標。
作為一個將信息技術、數據通訊傳輸技術、電子傳感技術、控制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等有效地集成運用于整個地面交通管理系統而建立的一種綜合交通運輸管理系統,智能交通所涉及的產業鏈比較廣,從高清視頻監控、車載導航,到收費管理系統、城市交通誘導、車輛管理終端等,以及產業鏈上下游其他行業,都是智能交通的掘金點。目前,智能交通產業的在我國主要有三大領域:一是城際道路交通,目前熱點項目主要集中在公路收費。公路收費項目分為兩部分,聯網收費軟件和計重收費系統,而聯網不停車收費(IETC)是未來高速公路收費的主要方式;二是城市道路交通,除了城市交通綜合信息平臺,智能信號控制系統、電子警察、車載導航系統、交通誘導系統等也是主要發展方向;三是城市公交信息化。發展公交系統信息化,建立智能公交調度系統是重點發展領域。
但是,由于整個行業還處于發展初期階段,中國智能交通行業呈現出企業數量較多、規模普遍偏小的現狀,且多數集中于模塊產品生產及工程建設階段,使得細分市場眾多,市場的集中度較低,整個行業中沒有處于絕對市場領先的企業。而且由于缺乏標準,市場無序與產品不兼容也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一大瓶頸。
中國智能交通:您目前所屬的行業市場現狀如何?還存在哪些問題?
張桂杰:Traficon專注于交通視頻圖像處理技術,目前市場處于由“點”到“面”迅速發展階段,即由少數“點”的試用向大面積推廣應用的階段。視頻檢測技術近兩年得到迅速發展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政府對智能交通行業加大支持和投資;第二,傳統地感線圈存在施工、維護不便利等弊端。
但目前行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首先,由于視頻檢測需求的迅速增加,產品供應商也不斷涌現,但很多企業急于將不成熟的產品推向市場使得應用效果不佳,導致不少用戶喪失對視頻檢測的信心,甚至全盤否定視頻檢測。其次,不少企業為了占領市場,努力迎合用戶的各種需求,互相矛盾的功能要求在同款產品中實現,結果是功能多而不實,也產生了不小的負面效應。
彭朝致:深圳東運科技有限公司所屬的行業為ITS中的一個細分類別行業,主要產品是工業級車載錄像機、車載3G無線視頻傳輸在道路運輸安全管理上的應用以及相關行業智能化管理的解決方案,主要是為道路運輸企業安全提供可靠有效的管理手段,應用科技手段來為道路運輸企業有效地解決運輸安全上的實際問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減少事故發生率,降低事故死亡人數。
行業存在的主要突出問題是:無序。
其具體表現為:研發無序,重復投資;技術無序,標準各異;客戶需求無序,只求低價,忽略產品性能;市場容量小,應用面狹窄。
行業內技術門檻較低,在相同項目的技術開發上,眾多的企業進行重復投資,造成資源上的浪費,由于競爭激烈,使得市場競爭無序,唯一能討好用戶的標準竟然是低價!再低價!致使相當部分企業為了爭得那么一丁點可憐的市場份額,竟然冒險忽略產品品質,一味追求低價,更有甚者,管他什么產品穩定不穩定,能不能用,更別談售后服務,只要能把客戶的錢“騙”到自己的口袋就行,追求的,竟然是“一錘子買賣”。這類企業的行為讓一味追求低價的用戶也吃盡了苦頭,安裝上去,問題多多,致使用戶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良好愿望,因產品的故障率高,而無法實施和執行,造成了用戶人力、物力、財力上的白白浪費,而最讓人痛心的,還是用戶的交通事故發生率無法得到抑制,是最讓人心疼的!
行業的無序,致使行業惡性循環,將會給行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這個行業不應該是那些具有純商人思想的人應該待的行業!
東運人,面對行業中的無序,挺起脊梁,不計眼前利益,堅持扛起“質量第一,讓用戶有效使用”的大旗,只為了“提升道路運輸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幫助駕駛員樹立起強的安全意識,降低事故發生率,減少死亡”的原始初衷!
崔紅欣:我所在的行業是車載GPS廣告屏的制造業,由于車載廣告媒介的流動性強,遍布性廣,被廣告傳媒行業看好,致使車載LED廣告屏這個行業有了很好的發展機遇。制造廠商也由最初幾家發展至目前的幾十家,廠家也由深圳開始向全國輻射,雖未出現百家爭鳴之態,但也有遍地開花之勢。
由于產業入行門檻低加之過度發展,此時新的問題產生了,同行之間的競爭越來越大,致使產品價格一降再降,廠商不得不從材料上降低成本,從而大大的影響了產品質量,此類情況目前遍布各個行業,也是行業惡性競爭所產生的后果。其次車載GPS廣告屏的制造業面臨著更多技術挑戰,協議兼容的問題。LED屬于純硬件部分,需要技術革新和改善的地方較少。但是GPS大部分功能則依靠軟件來實現,在客戶個性化功能定制及GPS新功能研發上存在的一些問題隨之暴露,研發時間短,功能要求多,新研發產品無法做到批量測試,從而致使不成熟的產品流向市場,給商家利益帶來了損害。
周慶:我公司面向的是智能交通在智慧城市中的最新應用,物聯網、云計算給智能交通應用帶來更廣泛的前景,同時也對原有產品的升級提出更高的要求。集團下屬進林公司的卡口和電子警察等產品正在推進高清標準,杭州分公司的集成視頻管理平臺也在云服務的模式下不斷進行升級。
目前主要問題有兩方面,一方面國家對行業標準的設立和更新和實際產品市場需求有不少脫節的地方,造成不同廠家設備的兼容性很差,對大集成項目實施難度加大;另一方面,新技術的投入,風險較高,資金需求也較大,國家目前對此扶持相對力度不夠。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