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無愧為一個車輪子上的國家,區區三億人口就擁有超過2.5億輛機動車。旅居北美十余年的我,先后換過四臺代步的車輛。我在美國,停車基本上沒遇到過困難,所以當時也沒有真正留意。而今回到首都,當我每日都經歷四處找車位的狼狽窘境,才真正意識到在美國生活期間的停車之便捷。相比之下,國內的停車場(庫)現狀實在難以讓廣大駕車人感受到當今社會高速繁榮所帶來的和諧之悅。
商業地產的停車設施是作為客戶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顧客體驗的第一站和最后一站,自始自終讓顧客感到停車便捷是美國諸多商業地產的停車場(庫)存在的價值。都說顧客是上帝,那么駕車來購物的顧客們更應該從停車開始就能享受到上帝般的待遇,因為停車的難易程度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物情緒。看似簡單的停車體驗,主要取決于停車場的位置分布,車位富余程度,停車費率優惠,停車場內部的動線規劃,以及燈光照明和安保措施等因素。
時間就是金錢。商場的現金流,不光與顧客的情緒有關系,還跟顧客在商場內停留的,所謂有效購物時間成正比。因此,如何有效縮短顧客在尋找停車位期間所浪費的時間,并盡可能降低其煩躁不安情緒的產生,都對停車場的規劃,設計和管理提出了非常專業的要求。這在中國被形象的稱為"人性化"理念,其最終的目的不外乎是使顧客的停車過程盡量便捷,從而有更多的時間,更好的心情去完成購物或消費后再便捷的離開停車場。
停車的目的不是停車。一個經過專業化設計和管理的停車場庫,未必裝飾的華麗照人,也未必能夠引起顧客的關注。習慣性的忽視也是人性化體驗的"副作用",這讓顧客更能夠聚焦購物或消費等最終目的。然而,"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顧客對于一個設計粗糙,管理平之低下的停車場,絕對會"印象深刻"。一系列相關問卷表明,特別是女性消費者,對于光照陰暗,空氣污濁,地面濕滑,標示繁瑣,位置復雜以及治安狀況混亂的停車設施是堅決回避的。即便是商場光鮮亮麗,商品價格優惠,當落后的停車設施對購物體驗產生了負面影響,其現金流的流失將直接導致整體商業地產價值的顛覆。
相比之下,我個人對于國內購物中心的停車場(庫)的改造需求如下。
1.采用智能設備,加快車輛出入效率
2.大幅度提高車位配比
3.優化停車場內部動線
4.規范車行人行標示(誘導系統)
5.強調內部照明,減少視覺死角
6.采用防滑地面處理和防撞設施
7.改善空氣流通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