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高質量、低成本的競爭優勢,中國鐵路產業近年來開拓海外市場業績斐然。在相當程度上,軌道交通裝備出口將中國在制造業和工程承包兩個行業的優勢結合起來,正鑄造更為強大的競爭力。
而高鐵的“走出去”,則可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是軌道交通裝備出口,屬于貨物貿易;第二個是鐵路系統出口,即不僅僅提供機車、車廂、信號系統等設備,而且鋪設整條鐵路,屬于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的結合。在軌道交通裝備出口層次,我國已積累了較長時間的成功經驗。去年,軌道交通裝備出口143.1641億美元,同比增長60.6%;進口19.8551億美元,同比減少1.8%。 當年軌道交通裝備出口額為進口額的7.2倍。
在一些國家,中國軌道交通裝備已占據了當地市場很大份額,建立了相當穩固的市場信譽。在油氣資源豐富、社會福利保障體系完備的土庫曼斯坦,在中信組織出口的兩批車廂交貨之后,該國80%的客車車廂已是中國制造。時至今日,中國南車[4.99 0.60% 股吧 研報]出品的機車、客車承擔了土庫曼斯坦90%的客運量、70%的貨運量,承擔了烏茲別克斯坦40%以上的客運量和30%以上的貨運量。即使在“7.23”溫州動車事故后中國鐵路產業面臨前所未有壓力之時,北車集團仍實現了中國制造機車出口歐盟國家零的突破。去年8月,北車北京二七軌道交通裝備公司戰勝了另外3個歐盟國家投標商,與愛沙尼亞鐵路貨運公司簽訂鐵路調車機車供貨合同。
愛沙尼亞鐵路貨運公司稱贊中國機車依靠現代外形設計、優秀的綜合性能和符合歐盟標準的排放競爭取勝。出口市場多元化也有了很大進展,僅南車出口市場就有66個國家,覆蓋了亞洲、拉美、非洲、歐洲、北美、大洋洲等各大洲。
中國既是貨物貿易出口大國,又是國際工程承包大國,2010年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922億美元,新簽合同額1344億美元,當年54家中國企業躋身美國ENR國際承包商225強排行榜,完成海外工程營業總額占225強海外營業總額的13.2%,首次躍居全球首位。據鐵道部的公開數據,截至2010年末,中國鐵路相關企業在境外承攬的鐵路項目遍及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合同金額達260億美元。近兩年有100多個國家元首、政要和代表團考察中國高鐵,高度評價中國高鐵成就,從巴西、阿根廷、波蘭、東南亞到慣于引進世界最先進技術裝備的沙特等海灣石油輸出國,到昔日曾幫助中國建設鐵路的“老大哥”俄羅斯,再到美國,都已明確表示希望中國參與其高鐵建設合作。
馬來西亞隆新高鐵項目提出后,中、日等國公司以及馬來西亞本國公司相繼表明有意競標。就總體而言,中國公司在競標中優勢較大,中國在高鐵研究、發展與落實方面不論技術還是基礎都屬于世界一流水平,且成本控制優勢突出。如能拿下隆新高鐵項目,將是中國公司繼檳榔嶼第二大橋后在馬來西亞承建的第二項重要基建工程。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