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遠特科技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汽車信息和通信服務領域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運營服務一體化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總部位于北京中關村,旗下遠特科技深圳分公司主要負責生產和售后服務。
遠特科技車載信息服務系統采用最新技術架構,構建一個開放的Telematics服務平臺。該平臺支持各優秀的CP(內容提供商)和SP(服務提供商)的無縫接入,能根據各合作伙伴(整車廠商、手機廠商、運營商、4S店等)的業務需求,為客戶量身打造個性化的Telematics解決方案。目前已與國內多家大型汽車廠家如一汽、長安汽車、吉利汽車等展開緊密合作。其中長安CX20-3G版、B206-3G版已經發布;一汽奔騰B50、B703G版正在升級;吉利3G汽車已經完成研發。
攜手開啟3G汽車時代
中國智能交通:請介紹下北京遠特在Telematics領域的發展歷程。
李獻坤:北京遠特科技有限公司在幾年以前就在從事車載設備產品的研發,09年遠特在完善自身實力之外,合并了幾家國內領先的汽車電子企業,實現自身的優劣互補,提高研發實力及生產技術,同時對國內外的Telematics領域進行了一系列調研分析,對國內汽車用戶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云南等省市展開了不記名、不涉及具體企業、品牌的車載信息服務系統的專項調研,調研數據排名顯示分別為,安防服務、人工服務、影音娛樂服務、車載通信服務、個性化服務等。
基于以上調研數據,我們經過與包括長安、吉利、一汽等國內汽車制造企業的研究院、市場部、規劃部、信息管理部、銷售公司等多部門的充分交流,并與同行業國外企業學習,投入大量人力資源及資金,獨立完成車載信息服務系統及TSP后臺系統的開發,并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經過我們研發部門的努力,在2010年北京國際車展上,成功與長安汽車共同發布首款3G汽車,引起業內高度關注,中國聯通集團總經理陸益民、長安汽車董事長徐留平、遠特科技董事長陳立光親自揭開了3G汽車神秘的面紗,同時宣告中國Telematics服務及3G汽車時代的來臨,在北京國際車展上成為眾多汽車廠商及行業企業的關注亮點。經過一年的市場檢驗及30萬公里全國各種復雜環境下專業路試,最終反饋結果是該系統已得到市場及用戶的認可。在2010年廣州車展及2011年上海國際車展上,遠特科技Telematics服務及車載信息服務系統再一次亮相于吉利汽車、長安汽車展臺。長安汽車全國巡回發布會已經全面展開,目前已接受用戶全面定購。
目前遠特已經完成了長安in-call系統、吉利I-call系統平臺的建設運營,已經能夠完全向國內用戶提供真正意義上的3G汽車開發應用及Telematics服務。
一套新技術的開發到應用,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不管是從研發、采購、生產、測試、中試、路試、用戶體驗等各環節,都凝聚了遠特人的智慧。公司從立項到出產品階段,單個項目投資規模都超過5000萬元以上的資金投入,這體現了遠特對未來3G汽車發展的信心,我們也相信中國人的Telematics服務會普遍走進我們的生活,將會讓大家能享受到更好的Telematics服務。
中國智能交通:請問遠特為長安汽車搭建的Telematics平臺Incall,包含哪些服務?長安的模式是否也是前兩年免費?
李獻坤:遠特為長安Incall系統量身打造的服務包含了通訊、安防、導航、娛樂、便民等一系列能使用戶感受到智能、時尚、便捷的功能,Incall的產品服務主要體現在以下的五大類:
安全保障服務類包含的功能項有:車輛報警、車輛追蹤、遠程救援、安全氣囊爆開求助、遠程診斷、遠程開閉鎖、停車位置、行車保養、檢測報告。用戶駕駛途中發生緊急事件,拋錨或者碰撞,無論是后臺一鍵通還是氣囊觸發車機報警機制,車機都能第一時間給予救援。
車友互聯服務類包括功能項有:好友位置、團隊位置、路書共享等。
行車導航服務類包含的功能項有:一鍵導航,路況早報(細分),實時導航。
車載通訊服務包括功能項有:呼叫轉接、短信代發、通訊錄同步。
娛樂信息服務包含的功能項有:服務信息、違章提示、天氣預報、餐飲預訂、酒店預訂、票務預訂、新聞服務、股票信息、聽書服務、在線音樂、一鍵點歌。
除傳統的導航、娛樂、資訊等功能外,我們在長安的INCALL系統上側重了與安防相關功能。車機與車身信息,CAN、LIN線、K線協議相對接,讀取車身診斷代碼,除了及時的報警機制外,更是注重在日常情況下了解車況,做好預險預警工作。
在服務模式方面,考慮到國內Telematics現今發展的狀態,及今后的普遍趨勢,目前針對用戶是前兩年免費,這個舉措也是希望能讓消費者更快的了解這個系統,體驗到我們提供的專業、貼心的服務,更多人來接受這樣一個新興的行業,共同推介國內Telematics的發展。
不僅開源,更要開放
中國智能交通:請問遠特已提供給車廠的Telematics平臺是基于哪種操作系統而開發的?是否開源?
李獻坤:前面提到,我們是在對整個國內外的Telematics的調研分析后,開始搭建遠特的Telematics平臺,現在遠特的Telematics選擇的是基于LINUX操作系統的,是開放的、可控的可實現無縫對接的系統;這樣給我們更多的合作伙伴預留了標準接口,便于更多的合作伙伴能快速無障礙地加入到我們的平臺,為用戶提供服務。
目前除前裝配套后,為了讓用戶更快的體驗到遠特3G的魅力,我們同時面向車廠的銷售公司為主體的準前裝模式開發。兩個渠道的努力來一起加大Telematics的推廣力度。為廣大車主提供人性化的科技服務。我們也歡迎有很好平臺的4S店集團或是大型渠道商共同探討合作共贏的發展之路,為國內更多的車廠、車型提供高科技服務。
中國智能交通:我們都了解,開發Telematics服務,必須要與產業鏈上的其他環節緊密合作,同時要整合許多行業資源。請問遠特是如何搭建與合作伙伴共同成長的商業模式?此外,人才問題遠特是如何解決的?
李獻坤:Telematics服務是個龐大的產業鏈,我們基于利益共享的前提,與我們行業內眾多資深伙伴深度合作,任何形式的合作我們都已經具備,以確保合作伙伴的良性成長與收益。在服務中,我們涵蓋了:新聞、娛樂、保險、酒店及個性化需求服務等行業巨頭,以行業多年服務經驗及品牌效應來確保用戶每項服務品質的提高。經過不斷與合作伙伴探討、交流、論證,最終我們與眾多伙伴達成共識,在未來汽車產業發展中Telematics將會是大家必備的平臺,這就必定為我們創造出一片新的藍海。
在人力方面,現今公司處于快速發展的勢頭,眾多高端人才也看準了遠特的發展潛力,不少行業經驗豐富、技術高端人才加入到了公司,也吸引了海外精英的加盟。公司以人才戰略發展為核心鞏固企業發展,充分體現員工價值,明確未來發展方向引進并吸引更多的行業頂尖人才,其中包括海外人才。
剛起步,路還長
中國智能交通:Telematics服務初始階段,有兩種聲音,第一種模式以前端免費來擴大用戶規模,第二種模式以堅持前后端都收費保持行業健康發展。您認同那一種模式?
李獻坤:其實這兩種模式都是可以理解的,關鍵還是一個"度"和時機的把握,國內市場的初始階段,用戶的規模很大程度上決定了Telematics這個行業未來發展的快慢緩急、配備車型的定位趨勢,但是對用戶免費并不是真正的由車廠或者我們來承擔這樣一個費用,而是需要實現費用的轉接,第三方提供的服務及第三方的收益來實現良性循環,但是在初期,這樣循環機制是不可能一開始就成熟可行的。
初步發展階段兩種模式是并行存在的,模式的不同取決于車廠用戶群體的分類、產品定位、車型的劃分等。但在以后,我個人更傾向于以最低或是免費的服務模式,為用戶提供高品質服務,為合作伙伴提供高品位拓展平臺。
中國智能交通:您認為目前的國內Telematics服務目前屬于哪個發展階段?
李獻坤:與海外十幾年的Telematics經驗相比,國內目前仍屬于起步階段,美國通用花了8年時間來研發最后推出Onstar系統,而Telematics2009年才真正進入中國,可見需要走的路還很長,現階段用戶數量及行業規模行業內的各個鏈條都在整合規劃當中,遠特也在摸索連續運營的商業模式,實現完整的產業鏈。車廠方面目前只有幾個少數國內自主品牌車走到了前端如長安、吉利、一汽、廣汽等。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