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未來上海將持續加快推動智慧高速路建設,進一步推進長三角跨區域聯動高速公路測試示范,以應用為引領,以創新為驅動,全力打造智能網聯汽車新高地,著力開創智慧交通發展新格局,聚力構建未來出行服務新生態。
會上,騰訊副總裁、騰訊智慧交通和出行總裁鐘翔平發表題為《以數助智,構建超大城市未來交通新圖景》的演講。
如今,智慧交通已經成為數實融合的典型落地場景。云、大數據、AI、數字孿生等核心技術,將依托于城市規劃的頂層設計,突破道路、交通、安全、能源等產業邊界,構成統一的數字底座,在城市交通的規劃、建設、管理、運營和服務全流程中發揮作用。
針對交通一體化、立體化的目標,數字技術也有助于以人和物的流動為中心,突破公路、鐵路、航運和水運的邊界,以統一的ID,形成場景化的高效銜接。
面向未來,數字孿生及全真互聯技術,還將助力突破空間的限制和產業的邊界,為人和物、信息、能源的流動拓展更大的半徑,為未來交通探索最優解法。
鐘翔平介紹,騰訊與上海及長三角地區,圍繞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智慧交通、新文創等眾多領域展開了數實融合深度合作。結合上海超大城市的發展規劃,騰訊將發揮數字化助手的作用,以云、圖、AI為基礎,構建城市數字底座;以交通OS和數字孿生雙輪驅動的技術,助力上海城市交通治理、區域交通一體化及國際航運樞紐門戶的建設;以用戶服務、生態連接和數字技術,助力實體產業升級發展。
以下為鐘翔平演講全文:
大家好,我是騰訊鐘翔平。
很高興來到上海,參加本屆智能交通上海論壇。
上海作為我國超大城市,既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龍頭,也是面向全球的交通樞紐和門戶,在航空、海運、軌道和公路等各個交通領域承擔著重要的角色。上海在城市交通治理、區域交通一體化建設等方面也是全國領先,擁有國家重要的汽車和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可以說是實現交通強國戰略的重要承載,也是超大城市智慧交通建設的標桿和樣板。
騰訊公司和上海也有良好的合作基礎,騰訊的華東總部就坐落在上海,我們在上海及長三角地區開展了人工智能、大數據、文創等多元數字經濟相關產業布局。我們的上海云數據中心,目前是騰訊全國三大核心節點之一,是亞太地區最先進的云計算和云存儲服務基地之一,也是騰訊探索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綠色、高能、高效的實踐基地。
尤其在交通及相關產業領域,我們也有積極投入。今年,我們在上海單獨開設了智能汽車云專區,這是行業首個面向自動駕駛和智能汽車領域的專有云平臺;我們和上汽集團成立了汽車安全聯合實驗室,圍繞汽車網絡安全展開全面合作;在面向國際的海運、航運領域,騰訊也與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東方航空、浦東機場等企業攜手,以數字化技術助力企業高效運營、創新升級。
交通產業的智慧化升級,既是產業現代化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數實融合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典型場景。根據《上海市綜合交通發展“十四五”規劃》,未來要打造“立體融合、人本生態、智慧高效”的高質量、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其中“網絡化、功能化、智能化”是最為重要的特征。尤其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百年交通產業與數字信息產業交匯貫通,已經成為交通智慧化升級的核心驅動力之一;以數助智、數實融合,或將成為超大城市交通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借今天這個機會,我也和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超大城市交通產業發展的觀點和思考。
首先,網絡化的基礎,需要搭建軟硬一體的數字底座,實現資源供需的最優匹配。
過去十年,是我國大規模城鎮化發展的十年,是交通基礎設施全面鋪開的十年,同樣也是中國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十年。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數字孿生等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推動硬件基礎設施與軟件信息服務的深度融合,也成為支撐交通網絡化發展的重要數字底座。
尤其對于超大城市而言,交通治理和運營服務,需要依托于城市的頂層設計,打破道路、交通、安全、能源等產業邊界,以數字化的連接,形成資源供需的“一圖統覽”。基于云、大數據、仿真推演等核心技術,超大城市的數字底座,將在城市交通的規劃、建設、管理、運營和服務全流程中發揮作用。
過去的城市規劃,基于各個系統積累的靜態數據孤島,難以形成整體。如今基于數字底座的能力,我們可以在統一的平臺上,實現數據的時間、空間的打通,輔助更精準的分析和決策。同時,超大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使用周期很長,我們也在與交通建設和管理者一起,不斷讓已有的基礎設施“上云、聯網”,實現數據的流通、在發展中迭代升級。
在運營、管理和服務中,數字底座將發揮兩大核心能力,一方面對當前交通“實時”呈現,另一方面對多種交通問題進行“推演”和“計算”。基于數字底座,我們將數據匯聚呈現在一張孿生地圖上,靜態呈現公路、軌道、航空等網絡和樞紐,動態呈現上面運行的客流、物流;根據信息流和能源流的變化,靜態設施也會實時展現不同的特性,根據實時動態的分析,為城市交通調度提供最優資源匹配方式。針對具體的交通問題,我們還可以利用仿真推演的能力,從局部逐漸擴大實驗范圍,進行重點的優化。
目前,我們正在將這一數字底座能力,攜手合作伙伴,深度參與全國多地國家級、城市級車聯網先導區建設,充分利用已有的感知、通信等設備,以“新舊結合”的方式、更短的周期和更低的成本,打通人、車、路、云、網,形成數據驅動的車路協同運行體系。我們在長沙、襄陽等全國多地,與合作伙伴一起探索城市交通一張圖的建設,結合交通大數據和數字孿生技術,輔助城市規劃建設,提供公交優先、綠波通行、智慧停車等服務,提升城市交通運行效率,緩解交通擁堵、停車難等棘手問題。
第二,交通體系功能化的目標,是以人為中心,為公眾帶來更加高效、安全、愉悅的出行體驗,增強獲得感和幸福感。
交通出行的本質,始終是為人帶來更加高效、安全、愉悅的體驗。因此,城市和交通服務的功能規劃,不再以職能模塊劃分為導向,而將是以人的需求為中心來設計,實現“人享其行,物優其流”。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經濟發展迅速,產業集群密集,也帶動了相應的更加旺盛的交通需求。上海作為長三角經濟帶的龍頭、國際化交通樞紐,占據著重要的門戶地位,也天然地成為海、陸、空、軌交匯的連接點。
一方面,交通一體化、立體化的發展,將突破公路、鐵路、航運和水運的邊界,實現交通場景和服務的高效銜接;另一方面,交通產業也在從過去的資產管理導向不斷的向運營服務為導向轉變,突破建設、管理、運營、服務的職能邊界,以統一的用戶服務ID,形成多觸點的、連貫長期的服務體驗。
交通一體化的基礎,同樣需要將單一的交通體系連接到統一的數字底座上。為此,我們提供分布式云的能力,為交通體系的打通提供安全、彈性的數字環境。在一云共建的平臺上,基于騰訊在消費互聯網領域二十多年的用戶服務經驗,我們也希望把one ID的能力帶給用戶,讓每一單客流、物流的服務,都以一個統一的ID,貫穿在交通出行各個場景,實現更連貫、高效的交通服務體驗。
在城市服務方面,我們在重慶參與打造了城市級MaaS應用,結合山城復雜的交通場景需求,為公交、自駕、共享出行等不同場景服務提供了便捷統一的平臺。在天津、廣州等城市,我們利用大數據、地圖位置服務和云計算等能力,打造城市空間體驗的優化解決方案,將人群需求特征與城市空間進行疊加,讓每個人與所需的服務距離更近、更便捷。
在城際服務方面,我們與浦東國際機場展開了安全管理聯合項目,通過AI視覺和大數據能力,為地面停機等運營管理工作提供信息保障。我們與昆明機場、福州機場、深圳機場等合作伙伴一起,打造服務旅客交通出行的一體化小程序,以民航為中心,連接自駕停車、城市和城際公共交通、共享出行等各項服務。同時,我們與廣清高速、江蘇交控、蜀道集團等高速公路合作伙伴聯手,應用感知、計算和數字孿生技術,打開交通導航信息的“上帝視角”,提升安全應急處置能力,保障惡劣天氣和夜間行車安全。
在物流服務方面,騰訊與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東方航空等企業展開合作,探索數字化技術在企業運營管理、信息服務、交通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應用價值。我們跟招商港深度合作,利用C端服務觸點、車路協同和數字孿生等技術,打通物流運輸、倉儲調度、航運管理等流通環節,利用數字孿生技術,助力港口物流降本增效,提升航運能級。
三,智能化的最終愿景,是讓未來交通具備可生長、可進化的能力,成為不斷迭代、更新的未來交通生命體。
隨著數實融合的不斷深入,Web 3.0等數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將推動實現軟硬一體、全真互聯新時代的到來。對于超大城市交通體系來說,未來的發展重點,將是隨著環境和需求的變化,具備靈活可生長的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創造長期價值。
其中,交通OS是未來交通“可生長可迭代”的基礎支撐。未來交通運行過程中,設備與設備之間的交互將帶來數據量和計算量的爆發,交通體系的資源管理復雜程度將面臨指數級的增長。承擔數據和運算樞紐作用的操作系統,也就是OS,將在交通、工業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它可以向下連接交通基礎設施,中間打通數據資源和業務系統,向上連接豐富多樣的生態,支撐交通系統開放、高效連接新的服務應用。目前,我們與廣州地鐵聯合打造的穗騰OS,已經在大灣區最快的兩條地鐵線路上應用,支撐軌道上的大灣區不斷地延伸和輻射更大的范圍。
此外,數字孿生是未來交通“實時可計算”的關鍵技術,也是通往全真互聯的重要一步。通過數字孿生技術,我們可以形成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實時連接、交互和雙向反饋,從而實現數字世界不斷地優化和改造物理世界。
全真互聯的到來,將為我們帶來更加逼真還原世界的能力,物理現實與數字現實成對出現,如果說現在的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交流,是通過實際場景和IP地址的互聯,那未來的交流,將是通過與真實完全一致的場景互聯,我們可以突破空間的限制和產業的邊界,為人和物、信息、能源的流動拓展更大的半徑,為未來交通探索最優解法。
總之,國家強盛、社會發展、經濟繁榮、民生幸福離不開高質量的交通產業發展。數字技術將為交通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效助力。騰訊,將繼續做好各行業的數字化助手,以我們的用戶服務、生態連接、技術創新的能力,推動數實融合實踐、以數字技術助力交通智慧化升級和智慧城市發展。我們也希望更深入地參與到上海和長三角的建設當中,與眾多的合作伙伴一起,與更多的技術并行,共建未來交通,助力構筑超大城市發展美好圖景。
謝謝大家!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