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一輛單車,騎行穿梭在城市街角;打卡公交、地鐵,讓你的“愛車”閑置一天;乘坐5G概念公交、智能公交,體驗智慧出行溫度……9月22日“世界無車日”到來,今天你綠色出行了嗎?
目前,全國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增長,給城市環境和道路暢通帶來很大的壓力。噪音、尾氣污染也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每年9月22日的“世界無車日”,旨在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鼓勵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騎車或步行,倡導綠色生活。
綠色交通出行是全民減碳重要途徑
2022年9月,也是我國提出雙碳目標的兩周年時間。我國“力爭2030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正在成為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工作。
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力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交通“新基建”建設,城市出行的新變革正在悄然發生,舒適便捷的新型公共交通系統,正吸引更多的人主動擁抱綠色出行;共享單車、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在加速“綠色”、“低碳”、“節約”等詞匯融入日常生活。
這其中,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出行工具是城市綠色出行的有效措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減少人均乘車碳排放,一輛公共汽車約占用3輛小汽車的道路空間,而高峰期的運載能力則是小汽車的數十倍;與公交車相比,城市地鐵的客運量是公交車的7倍~10倍,能源消耗和污染水平卻比它低。按照《深圳市低碳公共出行碳普惠方法學》測算結果顯示,與一般交通出行相比,市民乘坐純電動公共汽車出行,每人每公里可減少26.9克二氧化碳排放,乘坐地鐵出行,每人每公里可減少46.7克二氧化碳排放。
(《深圳市低碳公共出行碳普惠方法學》)
數字化技術、碳普惠長效激勵,有助于培育全民綠色出行理念
如何讓綠色出行的生活方式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培育綠色出行文化?我們來看看全國減碳“尖子生”——深圳市,在綠色出行方面交出的答卷:
早在2017年深圳就在全球率先實現公交車100%純電動化,讓每個深圳人都感受到了“不排尾氣、非常安靜”的綠色出行,據統計,目前深圳每天超過500萬人次乘坐地鐵,單日地鐵全網總客運量最高達800萬人次,日均減排量超過2000噸。據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中華環保聯合會、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數字碳中和專項基金、綠普惠碳中和促進中心和碳中和國際研究院于2022年6月聯合發布的《數字化工具助力公眾綠色出行研究報告》顯示,93%的深圳受訪者會采用公共交通作為日常通勤交通工具。今年4月,深圳大學聯合騰訊地圖發布的《深圳市可持續發展評估報告(2016—2021年)》顯示,過去六年深圳綠色出行分擔率呈現穩步上升,由2016年49.9%上升至2021年73.54%。
這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得益于成熟的公共交通運營水平、軌道交通的興建及數字技術推動下的智慧城市交通的發展,深圳市將“被強迫的綠色出行行為”轉變為“主動的、潛意識的、自發的綠色出行行為”,逐步建立了交通參與者的綠色出行行為習慣,讓綠色文化真正融入市民生活。
此外,數字技術對深圳綠色出行服務提供了重要支撐。以騰訊地圖為代表的數字化工具通過實時公交信息和綠色出行一站式服務,提升換乘便利性,增加公眾采用公共交通綠色出行的意愿。2021年,騰訊地圖上線“綠色出行”公交門戶,將乘車碼、實時公交、公交地鐵導航、步騎行導航、共享單車等公共出行功能進行全面整合,實現 “一張圖”打通用戶公交出行全場景。
(騰訊地圖“綠色出行”公交門戶)
《數字化工具助力公眾綠色出行研究報告》顯示,超9成受訪者認同騰訊地圖綠色出行模塊使綠色出行更加方便,增強了自身的綠色出行意識。另外,2021年,深圳市民通過騰訊地圖綠色出行平臺搭乘公交和地鐵綠色出行,全年實現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0萬噸,相當于約42萬輛燃油車(排量1.5L)停駛一年的減排量,或約3.5億棵樹、8萬個足球場大小的森林一年產生的碳匯量。2019年至2021年,深圳市民通過騰訊地圖綠色出行平臺,僅算搭乘地鐵場景,3年實現減排約120萬噸。
(《數字化工具助力公眾綠色出行研究報告》)
最后,深圳市一直在探索建立碳普惠平臺等常態化的長效激勵機制。
“碳普惠”是綠色低碳發展的創新機制,通過建立個人碳賬戶、商業激勵、政策鼓勵和核證減排量交易等公眾低碳行為正向引導機制,鏈接消費端減排和生產端減排,開啟了個人參與減排行動的一扇新窗口,是引導公眾參與綠色生活的重要途徑,也將成為碳金融創新的重要領域。
2021年,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深圳排放權交易所與騰訊聯合打造了全國首個面向公眾的碳普惠互動平臺——低碳星球。在“低碳星球”小程序上注冊個人碳賬戶,每次通過騰訊乘車碼、騰訊地圖乘坐公交、地鐵,就可以知道每次公共出行的具體減碳量,并積累相應的成長值和碳積分。開通了“碳賬戶”,攢下了“碳積分”,未來個人的“碳賬戶”與碳交易市場平臺將會打通,個人的碳減排量能夠進行市場交易,這樣就實現了綠色出行的長期激勵和循環。目前試行的“深圳市低碳出行碳減排方法學”已經覆蓋了公交、地鐵兩個主要場景,未來還將納入共享單車等綠色出行方式。
(“低碳星球”小程序)
綜上,通過成熟、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統、基于數字地圖的綠色出行數字平臺,多元的碳普惠模式和趣味化的數字減排及記錄工具等,深圳市不僅讓綠色出行的生活方式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帶來了巨大的綠色生態效益,還能讓廣大市民從綠色出行中獲得激勵,形成長期的習慣。
相信在數字技術和碳普惠平臺的長效支撐下,綠色出行將不斷普及,為雙碳目標的實現做出貢獻。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