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2020銀川國際智慧城市博覽會主論壇正式開幕,海信集團高級副總裁陳維強以“海信智慧新生活之城”解決方案為主題發表演講,向銀川市領導及嘉賓詳細介紹了海信以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為基礎的全業態、全場景、全智能的“智慧城市”發展新藍圖,并正式發布了“海信智慧新生活之城”解決方案概念片。
在本次發布的概念宣傳片中,海信生動的展示了市民在海信愛家、信我家和智通城三大平臺的支撐下,所能體驗到的家庭、社區、城市互聯互通的智慧生活場景。
與朋友連線共看一場球賽,與老師連線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與醫生連線溝通老人的健康情況,下單購買所缺的藥品,由快遞員直接送貨上門……在智慧家庭中,通過海信愛家平臺,一臺電視不僅是家庭的顯示中樞,更是家庭的智能中樞,不僅聯動家庭中的所有智能電器,還可以與社區聯動,當戶主下班回家時,電視顯示屏上便會即時發出溫馨提示,通知家人。
而信我家平臺在社區與家庭的聯動上呈現出了更為豐富的場景:通過人臉識別聯動呼梯,讓市民感受到社區內的全程無感出入,節約等待時間;當孩子在外面玩耍時,父母通過平臺聯接的智能攝像頭,可以隨時掌握孩子或老人的動向,避免走丟……
除了家庭與社區的聯動,海信智慧新生活之城解決方案最為亮眼的地方還在于整個城市各個場景、各個業務之間的互聯互通。
例如在街道邊的消防栓突發漏水,海信城市云腦不僅可以自動識別風險,主動發出道路交通擁堵預警提示,并自動聯絡城管、交警和水務部門,一鍵派發任務,要求委派相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處置。同時,海信城市云腦還能夠在交通提示誘導屏上,發出“前方道路積水,請繞道行駛”的警示語,提示駕駛員提前避開擁堵路段。
借助城市云腦,小到解決一條道路的擁堵,大到做出城市級的復雜決策,這個過程都能變得更“智慧”。而這種智慧體驗,在城市中的每一個人,無論是居民還是企業家,或者是城市管理者,都能真切地感知到、“摸”得到、“看”得到。
在銀川,海信在智能交通領域打造的“智慧成果”也是隨處可見。通過自動識別交通擁堵風險、智能化信號調優策略下發及執行,海信協助銀川交警在2018年完成了全市26條主次干道平峰綠波建設,協調率高達95%,道路停車次數平均減少58.5%,行程時間平均減少27.9%;在2019年對已建設綠波進行精細化優化,道路整體通行效率得到有效改善,擁堵指數下降了2.7%。
不僅讓車“跑得快”,海信的“智慧”在銀川公共交通領域也發揮了極大作用。銀川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1800輛公交車上配有海信自主研發的公交智能車載終端,可以識別車內擁擠、識別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監管駕駛行為等,全方位保障市民乘車安全。
此外,為了確保公交車到站時間更加精準,減少市民無效等待,海信為銀川公交公司安裝了公交智能調度系統,行業內率先實現了高度自動化的發車調度指揮,通過一體化調度工作臺,自動處理發車過程的車輛故障、駕駛員晚到、路段嚴重擁堵、車距不均勻等突發異常事件,擺脫發車操作對調度人工經驗的依賴,從而使調度員能夠有效指揮車輛調度服務,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考慮到市民公共出行的多元化需求,海信還參與了銀川市快速公交(BRT)一號線及一號線延伸線的智能化建設,為快速公交(BRT)線路上66個站臺安裝了智能電子站牌,顯示車輛到離站、途經站點、營運時間等信息,為乘客出行提供便利。
海信在智慧城市領域的建設實踐,已遍布全國147座城市。足以證明,海信的“智慧新生活之城”解決方案,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空中樓閣”,而是可落地、可推廣、可復制的解決方案,以提升市民獲得感、拉動產業為目標,為城市智能化、智慧化發展而編制的新藍圖。
從交通到城市,銀川在智慧城市建設領域的發力還有極大空間,而海信強大的技術實力與建設經驗,將是銀川智慧城市夢想起飛最好的翅膀。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