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汽車規模不斷壯大,汽車產銷量已經連續11年穩居世界首位。根據公安部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6億輛,其中,汽車保有量為2.7億輛。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長,相關法律法規和檢測標準的建立和不斷修訂,檢測技術不斷提升,機動車檢測需求不斷上升。
檢測簽章審核及管理壓力大
面對逐年上升的機動車檢測需求,交通管理單位在機動車檢測簽章業務中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現存的監管難點主要表現在:
1、外檢拍攝監管難
車檢中外檢拍攝存在場外拍攝照片的風險,車管所審核時無法判定照片拍攝和上傳是否都在場內操作。
2、車檢流程繁瑣
檢測站檢測體量大,傳統檢測流程繁瑣造成審核效率低,并且由于各個檢測站審核標準存在差異,不易于車管所監管。
3、紙質表單調取難
紙質表單浪費紙張且不易保管,給檢測站帶來繁重的檔案管理工作,而檔案調取速度慢又影響了車管所的管理和抽查工作效率,未能實現智慧化管理,急需表單電子化實現無紙化操作。
隨著公安部推出簡捷快辦、網上通辦、就近可辦等20項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新舉措,本著“便捷辦理、效率提升、智慧監管”的原則,健全監督制度機制,加強智慧監管建設,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加強信息系統安全保障,確保放而不亂,保證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對交通管理單位的無紙化辦公指引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都在積極探索新政的落地方法。
AI賦能車檢簽章無紙化智能監管
眼控科技依托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和對行業多年的探索總結,面對車檢審核壓力大、檔案管理繁重的問題,推出“檢測站智能檢測信息管理平臺”,在不改變檢測站現有業務流程的前提下,通過PDA拍照、人臉識別電子加注認證等線上手段,實現對檢測簽章業務的無紙化檔案管理,實現環保節能的智慧監管。
眼控科技基于行業標準,將計算機視覺識別與深度學習技術應用于機動車檢驗審核業務,通過模塊分割、算法識別與機器訓練等,不斷提高識別準確率。江蘇省某車檢站,原先車輛檢測流程中涉及7項需打印/復印紙質項目,需耗時5-10分鐘。導致辦理時間長,排隊現象嚴重,車主滿意度低。使用“檢測站智能檢測信息管理平臺”之后,車輛檢測過程中所有涉及檔案材料7-10秒即可完成自動審核,業務辦理效率提升了80%-90%,排隊現象驟減。經測算,無紙化系統平臺每年可為車檢站節約成本20萬元左右。(人工10萬元,耗材5萬,儲藏空間5萬)。同時檔案管理工作實現完全智能化,電子檔案自動化比對,調取速度毫秒級。
AI技術賦能檢測站實現檢測簽章業務無紙化操作,助力車管所實現環保節能的智慧監管,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便民利民,實現了政府部門“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服務宗旨。未來,眼控科技將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持續優化“檢測站智能檢測信息管理平臺”,助力各地交通管理單位在智能監管上實現更大的突破,讓億萬車主享受極速便利的車檢服務體驗。
關于眼控科技:
上海眼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集計算機視覺識別與深度學習技術研發應用于一體的全球性人工智能科技企業。眼控科技匯聚了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紐約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大學的頂尖AI人才200余名,先后在道路交通領域,聯合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建立全國首家 AI+ 道路安全監管創新中心。同時,聯合華東空管局氣象中心、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建立全國首家航空智慧氣象創新中心。眼控科技在智慧道路交通、智慧航空氣象垂直領域的市場占有率已位居行業領先地位,產品覆蓋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東等30多個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