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9月10日,在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的智慧交通專場中,騰訊云高速行業首席架構師周賽賽針對高速公路行業數字化目前面臨的云化、協同、服務...
在9月10日,在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的智慧交通專場中,騰訊云高速行業首席架構師周賽賽針對高速公路行業數字化目前面臨的云化、協同、服務、開放四大挑戰,給出了騰訊云的應對策略。
騰訊云智慧高速發揮技術優勢,應對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四大挑戰
不久前,交通運輸部印發推動新基建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礎設施。
高速公路作為重要的融合基礎設施,數字化進程日益加快的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總結起來主要是四點:云化、協同、服務、開放。
其中,云化可通過建設云控中心,構建高速數字化的基礎底座,涵蓋了感知監測、運營管控、設施全周期管養、出行服務。感知監測云圖融合多元交通數據,借助BIM、GIS手段,將設施物聯化和動態交通抽象化,實現全局感知。運營管控是對整個運營過程精細化操作,發現管理上的每一處細節并提供決策的支持。設施全周期借助物聯和可視實現自動化巡檢和可追溯的管養機制。出行服務對接需求和供給,將線上信息發布和線下周邊服務完美結合起來,實現良好的出行體驗。
其次是人車路協同。在車側,車載系統是完成信息傳達的重要介質,騰訊TAI系統為車主提供多元的車內信息發布,借助地圖導航與微信車聯,完成與出行者的無縫觸達。在路側,部署邊緣計算節點和車路協同設施,實現視頻智能分析、事件識別和信息快速分發,通過互聯運營云和騰訊多端化的連接觸手,完成人車路三者的有機融合。
周賽賽表示,除了人車路協同,管理調度協同也是一個重點。“原來的管理調度主要靠電話、對講機和一些簡單的信息化系統,在需要多方參與的調度管理時就暴露出了不足。借助騰訊云數字孿生平臺,將全景化的視頻和基礎設施數字仿真融合,實現場景化遠程化的指揮調度,再通過企業微信構建的互聯平臺,真正做到指揮調度的協同化。”
此外,在出行全過程交通服務層面,針對當前服務與需求的斷鏈,借助地圖、車聯網、微信等連接器,不僅能通過位置與社交大數據精準把握用戶的出行特征、個性化需求,還能提供主動的信息推送,將線下的服務區鏈接到線上,實現行前行中行后的一體化服務。
最后是開放,騰訊云智慧高速一方面開放能力,將大數據、AI等能力從接入、采集、分析、應用等層次開放不同的技術平臺;另一方面是開放生態,騰訊云基于生態化的產業互聯網之路,通過一系列計劃扶持和攜手行業廠商,一起建設智慧高速行業。
發布運營云平臺,推出收費稽核產品 10秒完成現場稽核
伴隨著撤銷省界收費站和ETC推廣,高速運營也面臨如何利用數字化轉型契機,提高公路收費及經營能力。
要應對這個挑戰,周賽賽認為數據驅動是關鍵。圍繞新的不停車收費系統,將門架、抓拍、視頻、收費流水等數據進行云邊端一體的融合,形成新的感知模式。再將騰訊云一系列大數據與AI等能力裝到一起,構建數據計算引擎,最后驅動運營的應用與服務的建設,包括收費稽核、綜合態勢感知、通行預約、高速營銷、智慧服務、信息發布等等。
在這些應用中,針對逃漏費這一公路收費老大難問題, AI和大數據等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帶來了新的解決思路。
8月下旬,騰訊云發布了AI收費稽核產品,這款產品基于騰訊云的AI與大數據技術應用,將多渠道的收費流水、圖片抓拍等海量數據接入云端,把地圖路徑還原、以圖搜圖能力進行匹配,實現十秒級的稽核結果計算,輕松應對收費特情處理。此外,通過全路徑還原以及機器學習逃費特征模型,支持多達17種逃費形式的甄別,最大程度保障收費經營的準確性,減少經濟損失。
能夠解決上述問題,也得益于騰訊云在智慧運營方面的技術核心能力。周賽賽表示,騰訊云在高速運營上一直秉持的核心價值是讓路網運行可感可控,讓收費稽核明明白白,讓路段經營創收增效,讓用戶體驗品質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