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基建加速布局下,智慧交通正在成為新基建的主力軍,不僅可以助力新基建與傳統基建融合,還將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推動我國實現“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的升級。9月10日,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智慧交通分論壇云上召開,騰訊發布了重磅升級后的智慧交通戰略——“We Transport”,將從建設、管理、營運和服務四個具體環節發力,助力建設“以人為中心”的未來交通。
“面向未來交通的全生命周期,騰訊始終堅持以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發揮自身的數字技術能力,讓交通基建具備感知能力、實現智慧決策的管理方式、提高運營效率、提升服務體驗,加速傳統交通發展模式走向基于數據與科技的新型智慧交通。”騰訊公司副總裁鐘翔平表示,騰訊將攜手產業鏈合作伙伴,成為智能交通產業的共建者。從整體交通戰略布局入手,以開放協同的理念,積極與政府、企業、行業協會和科研機構,推動交通產業的智慧升級。
據了解,過去幾年,騰訊持續深耕交通各個細分領域,從乘車碼到城市公共交通,從自動駕駛、5G車路協同、交通大數據到城市交通管理,以及從智慧高速、智慧港口、智慧航空到城際交通運營等方面,都在持續性輸出行業解決方案,與合作伙伴打造了標桿案例。而此次全面升級發布的We Transport布局,正是在此基礎上,面向整個交通行業的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同時,面向交通產業鏈上下游參與者,在會上騰訊啟動了智慧交通生態合作伙伴計劃,并發布《騰訊未來交通白皮書》。
騰訊We Transport 打造以人為中心的未來交通
隨著新基建加速布局,智慧交通產業迎來發展新機遇,智慧交通的發展重點聚焦三個問題,解決用戶出行的痛點、保障出行安全、提升出行效率,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騰訊智慧交通“We Transport”業務版圖,將提供云端大腦和數字底座,連接人、車、路、網、云,助力實現智慧城市的科學規劃和治理、智慧交通的高效運營與管理、民生出行的舒適體驗。
騰訊智慧交通副總裁施雪松表示,未來交通將是以人為中心的,將車、路、云、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交通生命體。騰訊將通過端邊云的協同,實現全域感知;實時建立物理世界的映射空間,達到全息孿生;搭建數字交通大腦,實現全局優化;通過覆蓋超10億用戶的APP,讓交通服務全民觸達。
基于此,騰訊提出了平臺即孿生、數據即治理、智聯即服務、生態即共創等未來交通四大理念,并從創新交通建設、數字交通管理、城市交通營運和交通出行服務等四個具體場景中,提供以人為中心的交通行業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助力未來交通具備一流的設施、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服務能力。
在創新交通建設方面:騰訊將在智慧道路、交通大數據中心、智能網聯先導區建設等主要場景,以交通新基建為核心,通過數字化手段,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用戶美好出行,助力打造更好的交通軟硬件基礎設施。
在數字交通管理方面:騰訊將在交通綜合監控和指揮、交通安全管理與應急、綜合智能緩堵整治等場景中持續發力,基于騰訊豐富的交通大數據生態,讓用戶出行更安全、更便捷;讓貨物運輸更高效、更經濟。
在城市交通營運方面:騰訊將在智慧園區,城市交通樞紐,公交、地鐵等城市公共交通,航空、港口等城際交通,智慧停車等重要場景,輸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助力交通運營企業降本增效。
在交通出行服務方面: 基于MaaS等綜合出行服務,將讓用戶出行更綠色、更便捷、更愉悅。
同時,為了支撐以人為中心的交通行業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騰訊構建了強大的業務能力圖譜,簡單概括為5+5+3+3架構。即:包括大數據、AI、騰訊云、5G和GIS等在內的5大基礎設施;包括V2X數據服務引擎、高精差分服務引擎、信息安全引擎、交通大數據引擎及城市級仿真引擎等在內的5大核心引擎;包括車路協同邊緣計算平臺,自動駕駛云平臺及交通云控平臺等在內3大能力平臺,以及包括內容生態、社交生態、服務生態等在內的3大泛在生態。以此實現人、車、路、網、云的全鏈路服務。
施雪松表示,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的核心都是服務于人,面向未來交通,騰訊始終堅持“以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希望更好地服務用戶,提高效能,不斷提升用戶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基于騰訊的C端觸點優勢,可以將交通數據通路全面打通,幫助交通管理者和用戶建立更強的連接,從而讓交通信息全面觸達億萬用戶,增強服務能力。
全面整合優勢能力 騰訊持續深耕交通產業
據悉,多年來騰訊在交通領域持續拓展與積累,發掘智慧交通潛在的數字化價值,為行業合作伙伴帶來了諸多具有創新性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在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領域,基于邊緣計算搭建的5G車路協同平臺、交通云控平臺以及V2X數據服務引擎,打通人、車、路、云數字閉環。目前,在北京首鋼冬奧園區已經做了5G邊緣計算的車路協同場景驗證。同時在自動駕駛領域深度合作,利用虛擬仿真技術加速長沙開展智能網聯汽車仿真實驗項目,助力建設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 。
同時在城市公共交通領域,騰訊乘車碼已覆蓋29個省份直轄市、包括北上廣深等150多個城市,支持BRT、公交、地鐵、索道、輪渡等交通出行移動支付場景,用戶數已超過1.5億,騰訊實時公交已落地全國近70座城市,而且已經與廣州地鐵、北京一卡通、上海公共交通卡等全國重要交通企業達成戰略合作。特別是騰訊與廣州地鐵聯合推出的全國首個軌道交通智慧大腦“穗騰OS”,助力地鐵企業在數字化軌道交通、無人化運營管理、智能化運維控制、場景化應用服務等多個方面智慧升級。
此外,今年6月,騰訊與西安交通局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構建西安公共交通領域的智慧大腦,全面推進西安智慧交通體系建設。7月,騰訊與交通部公路院聯合發布“公共交通出行大數據平臺”,推動交通大數據在交通產業發展中融合應用。隨后聯合交通部路網中心發布交通行業首個“高速公路數字化運營云平臺”,助推高速公路智慧化運營。
“可以說,騰訊在城市交通運營管理、公共出行服務以及智慧高速、智慧停車、智慧航空、智慧港口等領域都有了一定的成果和積累。“鐘翔平表示,交通領域是新基建的主力軍,為了迎接交通行業發展機遇和挑戰,騰訊將發揮自身所擅長的連接能力,與合作伙伴共同構建大交通領域的生態鏈,做好交通產業的共建者。
強化交通產業生態協同 共創未來交通新圖景
據了解,在本次智慧交通論壇中,騰訊聯合廣州地鐵、中國信科集團、上海公共交通卡公司、高新興、海信、天安智聯、金溢科技、世紀高通、鐳神智能、海梁科技等交通產業合作伙伴,共同開啟了智慧交通生態合作伙伴計劃,將共同打造未來交通生態圈,實現交通產業的生態協同。
對此,施雪松表示,在新基建提速布局下,智慧交通正在邁入新階段。騰訊也將緊跟新基建的重大歷史機遇,秉持開放協同的理念,攜手合作伙伴一起,共系政府伙伴生態、共建商業合作生態、用戶服務生態和產業協同生態等四大生態,共同建設交通新基建的智能底座,做好“交通強國”建設的智慧化助手。同時也希望更多交通企業加入“騰訊智慧交通生態合作伙伴計劃”,與行業一起共創未來交通,共建本地生態,共享發展成果。
同時根據對未來交通布局和思考,在大會上騰訊還發布了《騰訊未來交通白皮書》,白皮書從宏觀背景、關鍵理念、能力架構、落地應用、生態合作等維度,全面闡釋了騰訊理解的“數字互聯、安全智能、高效貼心”的未來交通,以及“智聯世界、美好出行”的愿景使命。
“我們正在經歷能源、信息技術革命,城市變得越來越智慧,交通出行作為城市運轉的‘神經網絡’,也正在迎接智慧化升級。”鐘翔平表示,面對不斷增長的用戶量和服務需求,利用數字化技術、新基建的手段,對傳統基建進行智慧化升級,提升管理精度、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可以讓交通、出行產業釋放出更大價值。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