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行業內最高效協同指揮調度系統
高速公路是國家最重要的交通動脈之一。在5G與新基建快速推進發展的當下,加快推進智慧高速建設,提升智能化水平、保障高質量發展,是擺在高速公路運營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課題,而其中,提升高速公路的指揮調度智能化則是重中之重。
但是目前,針對高速公路上多發事故,業內仍舊大多依賴傳統處置方式,不僅事件的主動發現率極低,且因跨部門調度溝通,處置過程依靠經驗,效率較為低下,平均處置時長甚至超過30分鐘,極大影響高速公路的正常運行。
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認識到,隨著高速公路的基礎設施逐漸智能化,指揮調度等的業務智能化也應盡快提檔升級,才能滿足日益發展的精準化管理需求。
在重慶公路展上,海信網絡科技公司智能交通事業本部智慧公路產品部部長孫代耀發布了海信智慧高速指揮調度系統解決方案,幫助管理部門解決各項事故突發監管難題,確保高速安全、暢通。
海信該方案具有四大優勢:
全路網綜合監測:8類主題多維度路網監測態勢全掌控
基于GIS一張圖,融合智能感知設備、視頻分析、互聯網路況等多種手段,實現8類主題多維度路網監測態勢全掌控,改變了過去單純依靠視頻和巡查人員上路的監測方式。
自動化異常發現:重點路段自動檢測率達90%
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技術,結合深度學習算法實現11類異常自動化發現及預警,重點路段區域自動檢測率達到90%,減少擁堵蔓延和二次事故。
事件預案化高效處置:調度時間縮短至10分鐘以內
基于系統植入的調度專家經驗自動生成精確處置方案,實現部標交通事故等7種起因77類細分場景事件標準化預案處置,降低對調度人員的專業化水平依賴,支持一鍵調度和信息發布,實現單次調度時間從半小時縮短到10分鐘以內。
跨部門業務協同:提升3倍效率
通過系統和養護、安全等多部門數據共享,避免信息重復采集和重復調度,取消了13個電話和紙質溝通環節,跨部門實現事件巡查、上報、施工、發布業務協同,提升工作效率3倍以上。
在這個方案中,海信智慧高速指揮調度系統是核心。該系統支持全路網外場設備全類型接入及基于GIS一張圖實時監測,實現路網的智能化感知,提供基于標準化預案的事件處置流程和多維度指標分析,支撐路網多維監測、快速異常發現、預案化事件處置、跨部門業務協同等4大核心業務,提高事件的處置效率和管理能力,是目前行業內最高效協同指揮調度系統。
如果說這個系統是整個方案的神經中樞,那么指揮調度中心則是高速公路指揮調度體系的大腦,負責匯集相關信息、聯動弄調度指揮、快速決策研判、精準統計評價等職責。
一旦發現緊急事件,系統會自動給予事件提示,指揮人員可即刻查看現場視頻及GIS地圖定位,獲取事件現場一手資料,并通過事件信息確認和錄入系統,獲取匹配的場景化處置方案;針對應急事件處置,指揮人員可在指揮中心內通過視頻會議、內通電話、多媒體等手段參與現場指揮調度,快速調配人員、清障車輛、養護車輛等前往現場處置,并一鍵檢測周邊設備情況、發布緊急事件通知,此外,針對危險品泄漏等事件還可快速調配專家資源前往現場協助。
當事件結束后,系統會進行分析評價,通過GIS結合圖表的可視化看板,實現對業務數據的指標化展示,例如事件主動發現率、調度響應及時率、事件處置及時率、事件跟蹤確認數、施工上報準確率、施工駁回整改率、巡查響應及時率等,幫助決策層掌握業務運營總體情況,及時發現和彌補管理短板,并對指調部門、養護部門、安全部門等進行考核管理。相關數據同時用于對應急處置預案的優化,從而不斷完善系統處置的智能化水平。
此外,系統還具備基于系統軟件的仿真演練和基于實際事件的預案演習,以提前發現系統不足,提升作戰能力。
該方案在遼寧建設落成。項目自2016年啟動,2018年驗收,以“一個中心、兩大平臺、多個應用系統”為基本架構、以滿足企業精細化管理和公眾信息服務滿意為目標,打造高速公路綜合運營管理平臺。建成指揮調度、養護管理、機電運維、隧道監控等26個子系統,深入應用于各職能部門及全省20余個分公司,達成全息化目標,全省養護資金每年節約30%以上,跨部門協作效率和公眾滿意度均得到了極大提升。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