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共道路安全監管不斷加強、公交的安全性能不斷提升,公交事故的發生率、死亡率均有所下降。但不容忽視的是,公交安全事件仍時有發生:
近日發生的貴州安順公交車墜湖事件死亡21人,近年香港公交側翻事故19人死亡65人受傷,重慶公交墜江致15人死亡,樂山公交爆炸致17人受傷……
面對慘痛的事故,我們也需要反思,該如何保障公交行駛途中乘客的安全?
據此,海信交通運輸事業部營銷管理部部長冷輝家介紹道,基于近20年公交業務深耕經驗,海信擁有一套完整的公交安全防控解決方案。該方案提出“3防線+1中心”防控模式,通過打造面向車輛、駕駛員和乘客的三道安全防線,以及面向公交公司的中心安全防控系統,全方位、立體化保障車輛行駛安全。
第一道防線:駕駛員的安全“金鐘罩”
對于公交車而言,由于載客量大、運營里程長、駕駛時間久,且城市交通易擁堵,對駕駛員的身體和心里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此,在海信的解決方案中,駕駛員上車前都要進行酒精、血壓、溫度檢測,并佩戴智能手環,實時監測心率及其它身體異常,一旦發現問題會及時報警并上報中心,從而避免因駕駛員身體健康突發問題而導致的車輛事故。此外,駕駛員上崗前通過人臉識別設備,完成身份認證才能啟動車輛,及時發現和處置私自換班、非授權人員啟動車輛等異常事件,并且還會為駕駛員自動播放一段家人溫馨視頻進行安全叮囑,從心理上給予駕駛員呵護,保障行車安全。
在車輛行駛過程中,通過車載機可對駕駛員的閉眼、打哈欠、抽煙、打電話等七種違規駕駛行為進行識別,并對駕駛員語音提醒,在行駛到安全事故多發路段、學校等特殊區域時,車載機同樣會溫馨提示駕駛員小心駕駛,以防應對不及而產生意外。行駛過程中若有乘客搶奪方向盤等重大突發安全事件,駕駛員還可以通過車載機上的“一鍵報警”功能上報中心,聯動公安應急處置。
通過這樣的事前身心檢測呵護,以及駕駛過程中的全程伴隨式監管提醒,為駕駛員加了一道安全防護“金鐘罩”,可以極大范圍地有效避免因駕駛行為導致的意外。
第二道防線:車輛的安全“智能鎖”
出車前,駕駛員都要例行對車輛工況進行檢查,確保發動機 、輪胎、電、燃油等狀態正常。然而,車輛行駛過程中的安全防護手段不足。
在海信的公交安全防控系統解決方案中,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可以幫助駕駛員實現前向碰撞預警、車道偏離預警、盲區檢測、車身360度環視等四大核心功能,并在交通事故發生前進行聲光預警提醒,從而降低事故的發生機率,保障行車安全。
在車內,則采用全方位高清視頻監控,實現對車前、駕駛位、車門、車廂、車尾的全方位監控。一旦發生事故,可即時調取高清圖像,查看車內情況。此外,公交車內還配備可防水、防火、放高速沖擊的“黑匣子”,確保發生極端事故時數據完整,迅速定位事故責任。
圖 |高清視頻(右)對比
通過智能“黑科技”,給車輛360°裝上安全“智能鎖”,實現行駛前的故障排查、行駛期間的車輛安全防控、事故后的責任追溯等全流程監管,讓乘客的每一段旅程都充滿安全感。
第三道防線:乘客的安全“保護傘”
在乘客中會不會混入不法分子?對此,海信的智慧公交安全防控體系也有對策:在上車入口處,安置了人臉識別設備,可以將每一位乘客的人臉信息與云端人臉庫進行聯動比對,一旦發現犯罪分子便會立即上報,避免發生車內極端事件。
此外,公交車前后門處安裝車危儀,乘客上車時,能夠有效檢測汽油、酒精等易燃易爆氣體,并語音播報預警,第一時間保障乘客生命安全。
1中心:公交指揮中心一級安全防控
在公交指揮中心,通過接入前端車輛、駕駛員、乘客三道安全防線數據,打造可視、可聽、可防、可控的全方位立體公交安全防控體系,便于安全監管員實時進行安全監管考核,全面提升公交企業的安全防范能力。
例如,哪些路段事故多發,哪些區域需要提高警惕,系統都可基于大數據分析找出這些安全事故多發黑點,在駕駛員經過事故多發路段時主動提醒預警。而針對安全風險高的駕駛員、高風險頻發的違規行為,系統也能夠及時總結出來,并提供針對性的安全預防措施,制定精準有效的管理制度,提前排除隱患。對于每個駕駛員也都有一個安全駕駛畫像,公交公司可據此對駕駛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績效考核,做到針對性安全預防。
基于“3防線+1中心”的全方位立體化公交安全防控體系,海信的這個解決方案就像是一個“電子安全警察”,時刻對車輛運營安全進行防護,從而杜絕極端安全事件或駕駛事故的發生,更好地為人民群眾的出行安全保駕護航。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