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春節期間上海市多處停車場暫停營業,給市民自駕停車增加了一定難度。然而在調查過程中記者發現,在疫情期間停車市場一片萎靡的背景下,一家扎根上海近23年的老牌停車企業——捷順科技始終正常“營業”,為上海市近千個停車場項目提供服務,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上海市民“停車難”的問題。
為何上海捷順能在當地停車市場一枝獨秀?帶著疑問,記者走訪了這家停車企業服務的多個停車場。
“不用人員收費,可以線上開票,疫情期間出門既方便,也更安心。”上海嘉定某小區業主宋女士對記者介紹,她居住的小區與工作園區都是安裝的捷順科技智能停車設備,使用好幾年了體驗感很好,疫情期間,更加感受到其便利之處。
記者體驗后了解到,該小區采用捷順科技的捷停車·云托管服務,出入口通過99.8%的高精度車牌自動識別功能,實現車輛秒速通行;支持支付寶/微信/無感支付/二維碼等方式支付停車費,線上自助開票,無需收費人員與崗亭。如果遇到異常情況,車主可按下智能設備上的按鈕連接后臺坐席人員,通過音視頻對講及現場環境監控進行遠程處理,真正實現車場服務的線上化、無人化、智能化,減少人員接觸,降低疫情風險。
無人化服務下,物業如何管理車場?據捷順科技上海分公司(下稱“上海捷順”)負責人介紹,通過捷順自研面向物業企業的SaaS服務平臺——捷順天啟智慧物聯云平臺,小區物業可集中管控旗下所有停車場的設備、車位、車輛、收費等信息和數據;直接線上清晰對賬,后臺自動生成報表;管理員還可根據不同崗位開放不同權限,讓工作人員在移動端實現管理與辦公。
防疫期間設備服務如何保障?他透露,捷順天啟有一個獨特功能,即通過智能設備的邊緣計算與平臺的云計算融合,結合大數據與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實現平臺7*24小時智能預警與遠程運維。像線上管家一樣,主動發現客戶設備與車場運行的潛在問題并自動處理,線上無法解決則第一時間安排人員上門服務。
“此外,每年春節期間我們都有員工值班,主動安排上門巡檢,保障客戶項目正常運行。”上海捷順客服部經理回憶,今年由于疫情影響,有些客戶接到他們的主動回訪電話時,還不太愿意讓他們去現場,直到工作人員保證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并主動排查出車場管理的潛在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客戶才放心認可。
從春節到現在,上海捷順主動回訪了500多個客戶項目,通過線上線下主動為客戶排查問題100多起,客戶好評率超95%。
上海捷順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有哪些獨特之處?帶著疑問,記者順著從它合作的項目往下探索,沒想“挖”出不少“料”——
捷順科技(股票代碼:002609)作為國內出入口智能管理領域的開創者與引領者,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兩個研發中心,1000名技術小伙伴,每年將營收的15%投入到到研發創新當中,是行業內唯一一家提供“智能硬件+平臺+運營”整套自有解決方案的企業。
2002年,捷順研發出行業第一臺數字道閘JSDZ002;
2013年,捷順推出車牌識別+移動支付+車位引導的信息化停車場網絡系統,開啟停車場無人值守模式;
2018年推出人臉識別門禁、2019年推出捷停車·云托管服務,均率先應用在上海政府的多個試點項目中。
除了前沿的產品智造,定制化的解決方案也是支撐其口碑的重要原因。
據悉,上海多個大型知名商業、園區項目如愛琴海購物公園、世博會中國館、國家會計學院、月星環球港等,均采用捷順的智能產品與服務。
萬科,恒大、碧桂園、保利、融創等全國排名十大地產物業是他們的長期大客戶,其中不少已合作近20年。
據介紹,上海捷順在上海出入口領域的市場占有率排名前列,其中辦公樓項目排名全國第一。
據統計,華東某大型交通樞紐2019年旅客吞吐量達到7500萬人次,全天平均流量5萬以上,車場每小時峰值流量達到每車道1800次,停車壓力可想而知。
春節前,該大型交通樞紐停車庫全新收費系統正式上線,捷順科技為其“大難堵”問題定制解決方案。
大-該大型交通樞紐擁有兩大停車庫,共為旅客提供5000余個停車位,難以集中管理。
難-之前車場繳費方式傳統單一,停車庫之間難以實現數據互通,財務管理壓力大。
堵-面臨龐大的車流量,擁堵現象常常發生。
針對此,捷順為該大型交通樞紐停車庫20余個出入口提供捷順I-CloudC系列停車場智能設備,新增無牌車掃碼入場,提供全流程無人收費新模式,快速提升車場通行效率,減少排隊時間。項目上線三個月來,擁堵時間顯著減少。
定制停車收費系統后,停車庫可提供支付寶、微信、無感支付、掃碼及公交卡等多種支付方式,自主線上開票;兩大停車庫的收費數據統一線上管控,收費人員與財務人員工作量大大降低。
此外,捷順還為該大型交通樞紐量身打造了車輛免費時長、時段及次數設置,軍牌識別免費放行,車輛黑名單管理告警,“僵尸車”信息備份及合作單位停車折優惠等功能。
為保障項目施工期間的正常運行,捷順采用錯峰和錯車道措施,首創不停運施工方案。切換過程中,新老兩套系統同時運行,舊系統保證車輛正常通行,新系統完成前期數據采集,并連續一個月通宵施工,充分保障方案順利實施。
針對大型客戶,上海捷順還提供24小時客服人員駐點服務,一旦設備出現故障,一般5分鐘內即可響應。從2017年12月至今,上海捷順就安排了2位專職人員,輪流對該大型交通樞紐提供7*24小時駐點服務,每天對設備和系統進行進行巡檢與維護,保障項目正常運行。
此外,還有前文提到的天啟“AI大腦”線上智能運維服務,化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
據一位在上海捷順工作多年的項目經理回憶,2019年元旦的前個晚上,從晚上11點到凌晨6點,整整7個小時,他帶領上海捷順的9位客服伙伴一刻不停,緊鑼密鼓地完成上海某大型家居mall總部停車場的收費系統升級改造,實現20天完成項目中標到交付,創造行業內又一個高速交付的挑戰。該商場總規模達30萬平方米,地庫1000車位,地面300車位,每日停車費收入達上萬元。
“捷順速度”基于捷順完善的客戶服務制度。為完成20天升級改造,不讓項目停營損失,上海捷順從中標當天起,立刻組成“客服-調試-業務”項目團隊,僅用3天敲定實施方案。同時啟動大客戶項目報備,設備產品一路走綠色通道,直接從深圳總部調撥到上海倉庫。
同時,上海捷順為客戶開發“三步走”方案:先完成線上系統升級,再逐步完成停車場基礎設施更換,最后在交付前夜連續施工無縫切換所有硬件設備。
“當時因年關物流遲緩,設備周六到達上海后,得要周一才能安排派送,業務人員第一時間聯系轉運中心去搬貨。”他回憶,扎根上海23年,這座城市的快節奏已經變成了他們服務的一部分。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截至2019年末,上海機動車保有量415.8萬輛,排名全國前五。如此大的汽車保有量,停車作為高頻剛需服務亟需更智能化的升級。
“捷順智造”+“捷順定制方案”+“捷順速度”,成就了上海捷順的融滬之旅,也讓它在競爭林立的國際都市打出了自己的特色烙印。
上海捷順負責人表示,未來,上海捷順期待為合作伙伴提供更智能化的管理與服務,同時攜手為上海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體驗,協助上海停車不再難,讓通行更便捷,助推智慧申城新生態的建設。
2020年剛開始,上海捷順已完成了嘉定行政服務中心、嘉定展覽館項目的調試上線,多個政務機構、大型商業及醫院項目正在推進當中。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