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位的增速很難趕得上汽車的增長速度,要解決停車難問題,還要在提高車位利用率方面下功夫。未來解決城市停車難題,離不開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手段來推進城市車位運營。
一線城市車位競爭:10車主搶5車位
中國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我國汽車保有量已達2.5億輛;汽車保有量超過100萬輛的城市共有66個,北京、成都汽車保有量超過500萬輛。與之相對應的,卻是我國城市汽車與停車位的平均比例約為1:0.8,遠低于發達國家的1:1.3,保守估計我國停車位缺口超過5000萬個,而且每年還要有2000萬個新增泊位的需求。
換言之,現在我國城市停車的局面仿佛是在玩“搶凳子”——10個車主在搶8個車位。停車位不足的問題放在大中城市,在10個“玩家”面前的“凳子”就只剩下5個,競爭將更加激烈。
數據顯示,30%的擁堵問題由停車難造成,日常48%的車輛須在車場排隊,其中醫院排隊尤為嚴重,全國城市超九成車位使用率小于50%;當車位使用率提升到80%的情況下,如上海、重慶兩市,車位供給量將大于車位需求量。
捷停車·閑時月卡:車主解困、車場增收
位于深圳福田CBD核心區的怡景中心城廣場,作為購物中心,在工作日的白天人流量較低,其停車場車位就很充足;而周邊有包括中信證券大廈在內等多家寫字樓,其自帶的停車場卻無法滿足大樓內所有上班車主的停車需求。
就在今年2月,上班族停車難的狀況得到了緩解。智慧停車一體化服務平臺——捷停車面向大眾市民推出了“閑時月卡”服務,利用中心城廣場停車場以及周邊商業綜合體停車場的閑置車位資源,滿足了周邊寫字樓上班族的停車需求、節省了停車費用,自上線以來便一直受到在周邊上班的車主的追捧,以中心城廣場為例,閑時車位資源的利用率達到90%以上。
早在2018年8月開始,捷停車便面向市場推出了閑時月卡。這是一項利用閑時車位資源來滿足特定人群停車需求的增值服務,停車場提供一部分某時段閑置的車位資源,而車主則根據自身的需求按月購買這些時段的閑置車位。除了白天寫字樓上班族的停車需求以外,也有面向停車位不足的住宅區居民的夜間/周末全天閑時月卡,按實際需求設計錯峰停車服務方案。
隨著簽約停車場的運營成績提升,閑時月卡不僅讓車主顧客白天上班有閑適,晚上回家也絲毫不慌,還因此吸引了不少“自來客”。來咨詢的車主叮囑客服人員:“如果有(閑時月卡服務)記得通知下”。
(從客服溝通了解到,車主對“閑時月卡”服務的需求迫切)
據捷停車閑時月卡相關項目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們已經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閑時月卡業務推廣。已合作的車場,情況好的可以把80%以上的閑置車位都盤活起來,達到正真的零成本增收。而車主用戶的復購率也特別高,畢竟生活工作的地點變動不頻繁,一般只要買了一次都會持續購買。”
一舉多得:城市級車位運營智慧便民利民
在無法打破城市現有格局的前提下,捷停車利用智慧停車大數據及城市停車熱力圖等新技術推出了車位運營服務平臺,為“新基建”補短板工程提供了極為有效的解決方案。它可以從根本上解決車位信息共享的壁壘,大幅提高車位利用率,將車場和區域的車位進行智能管控,實現“人、車、場、位、樁”五位一體的智能化管理。閑時月卡便是這項城市級車位運營智慧方案的重要載體。
捷停車·閑時月卡徹底打破了車場和車主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不僅解決車主的停車難題,節省時間,還能盤活車場的閑時車位,零成本提升車場收益;另一方面,這種停車資源錯峰共享的車位運營模式,通過合理規劃停車位資源,提升城市車位利用率,有效緩解城市停車壓力。
截至2019年11月,捷停車已在全國180座城市擁有超10000家智慧聯網車場,車位超400萬個,累計用戶數達700萬。在市場需求的驅動下,捷停車閑時月卡業務已逐步在深圳、廣州、東莞、上海、重慶、成都、珠海等12個城市打造了成功服務案例,僅深圳就有綠景1866商業、國際創新中心、大沖商務中心、云里智能園等60多個車場提供服務。11月29日,捷停車憑借其智慧停車生態建設工作正逐漸實現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環境、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刺激消費等重要智慧城市建設目標,榮獲2019社會責任大會頒發的“2019年度社會責任誠信品牌獎”。
這項有利民生的便民服務,正逐步成為引導智慧停車健康有序發展、為智慧城市建設工程添磚加瓦的巨大助力。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